机械设计基础
主讲教师:杨东亚
教师团队:共2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理工类院校近机类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理论教学、相关实验及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具有常用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特性和机器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设计手册对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简单传动装置进行设计的能力。 该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综合课程,要综合运用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和互换性技术等先修课理论知识,并密切联系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常用机构、传动装置、简单机械的设计。首先要求学生注意搞清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其次,应注意把一般原理和方法与研究实际机构和机器时的具体运用密切联系起来,并随时注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机构和机器,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观察和分析,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第三,要注意培养自己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养成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坚持科学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讲求实效的工程观点。
1.根据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2.注意师生双向交流、互动,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思路、教学习方法。
3.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注意总结。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讲授,并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挂图、模型、多媒体教学等使课堂教学活跃生动、形象直观,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教学效益。
5.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讲-演-练”结合。注意研究、改进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好地符合课堂教学规律。
6.不断地充实、改进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更多地得到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
7.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改进教学。
8.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来评价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效果。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