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英文liberal education。
美国高校协会定义“通识教育”: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定义“通识教育”: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通识教育有多种理解,甚至互相矛盾。但是,本课程所秉持的“通识教育”理念不是源自我国古代以及西方中世纪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而是由于科学启蒙的需要,源于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精神(Liberalism),因为这个运动是在牛顿的影响下产生的。
它教给人们运用理性思辨去探索真理、参与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个 “通识人”,必具备批判心智,其受教育所学得的不是知识内容的效用性,而是透过心智的发展与理性运作来脱离蒙蔽或修正褊狭观点,人的视野因此而开朗,心灵因得到解放而自由。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当你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所说的剩下的东西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南京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五个基本特性:
基本性:课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质素;
主体性:课程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建立人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能以本身为主体去看待知识,通过讨论、思辩、批判与比较,去了解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自然世界、社会环境及时代与文化;
多元性:课程内容该拓宽学生视野,养成尊重多元差异的人格与精神;
整合性:课程内容整合不同领域之知识,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专业知识之直观与创意,并赋予新的诠释和内涵;
趣味性:课程内容探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问题的设定,不以学生须已修读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而讲授方式深入浅出,借由问题的探讨深化思维方法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