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线喻”
上一节
下一节
“线喻”是柏拉图为了解释他的哲学体系所作的三个直观说明之一,英语为Analogy of the divided line。
在柏拉图写他的《国家篇》的时候,为了把他的哲学传达给所有读者,这里面包括了他的超级大弟子亚里斯多德,需要用比喻来帮忙,以便使读者看出理念世界的必要性。否则,不要说普通读者,就是亚里斯多德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理想国》中共有三个著名的比喻:那就是我们在前面介绍过的洞穴寓言、太阳暗喻和线喻。与“洞穴囚徒喻”和与之相关的“太阳隐喻”相比,“线喻”实际上是柏拉图在采用数学比例关系直抒哲学宗师的胸臆。因为受到数学史专家、美国数学教学名师Grabiner教授(女)的授课视频的教诲,对柏拉图的“线喻”尝试做如下解释:
链接:“线喻”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