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伦理

何怀宏

目录

  • 1 导论:文学与伦理的关系和意义
    • 1.1 课程主旨与安排
    • 1.2 参考书目
    • 1.3 文学与伦理的关系
    • 1.4 文学与伦理的意义
    • 1.5 绚烂的中国古代文学
    • 1.6 近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 1.7 西方文学的源头
    • 1.8 西方各国文学
  • 2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 2.1 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
    • 2.2 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 2.3 陀氏的生平与作品
    • 2.4 陀氏作品的特点
  • 3 《罪与罚》与个人行为道德
    • 3.1 犯罪的原因与过程
    • 3.2 罪:赞成的“理由”
  • 4 《罪与罚》与反对的力量
    • 4.1 罚:反对的力量
    • 4.2 刑罚与心罚
    • 4.3 不同的对待道德“界限”的态度
  • 5 集体行为的伦理及博爱怜悯
    • 5.1 集体行为
    • 5.2 目的与手段
    • 5.3 他人的血
    • 5.4 怜悯的基调
    • 5.5 关于孩子
    • 5.6 怜悯还是“博爱”
    • 5.7 爱能够实现吗?
  • 6 终极关系:人生的根本意义
    • 6.1 成为问题的上帝
    • 6.2 假如没有上帝
    • 6.3 神人还是“人神”
    • 6.4 人的有限性
    • 6.5 多数与少数
    • 6.6 自由与人性
  • 7 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
    • 7.1 托尔斯泰的早期生活
    • 7.2 托尔斯泰的创作经历
    • 7.3 艺术与思想的矛盾
    • 7.4 托尔斯泰转变的原因
    • 7.5 什么是勇敢?
    • 7.6 老百姓在想什么?
  • 8 战争、历史与生命
    • 8.1 战争伦理
    • 8.2 历史哲学的阐述
    • 8.3 三位主人公
    • 8.4 生命的沉思
  • 9 爱情、婚姻与家庭
    • 9.1 爱情
    • 9.2 婚姻
    • 9.3 家庭
  • 10 死亡与复活
    • 10.1 《伊万·伊里奇之死》
    • 10.2 面对死亡的“利己主义”
    • 10.3 如何看待犯罪
    • 10.4 谁之罪,怎么办
  • 11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11.1 “陀”与“托”的比较
    • 11.2 人的问题
  • 12 阅读
    • 12.1 阅读
课程主旨与安排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文学与伦理》课程主旨

伟大的文学作品能形象和鲜明地反映人的处境、性格、命运以及社会道德的冲突和个人精神的状态,生动体现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理想的探求,展示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故而与现实人生和社会伦理有一种深刻而紧密的联系,很值得进行一种哲学伦理学的分析和挖掘。同时,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伟大经典也拥有广大的读者,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即人学”。

本课程将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下探讨文学与人生伦理,重点是近现代文学及其中反映出来的现代人的道德困境和选择,尤其是从有关生命原则的命案小说中反映出来的复杂人性和底线伦理。课程将以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为中心,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包含的伦理意蕴,也注意保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包括即兴地分析同学提出的一些被广泛阅读的文学作品。

本课程拟参照哲学伦理学的原理,注重精选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通过分析这些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点,使同学们在阅读这些作品中不仅有审美的感知,也获得道德和人生哲学的一些感悟,了解人性和伦理的一些基本内容,从而丰富和深化自身一种能够自律自主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