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

吴国盛

目录

  • 1 现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及其由来
    • 1.1 现代中国人对科学的普遍误解
    • 1.2 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
    • 1.3 来自西学东渐特殊历史情境的影响
    • 1.4 西方“科学”一词的历史由来和演变
  • 2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 2.1 人文的优先性
    • 2.2 人作为缺失者与有死者
    • 2.3 传统中国的人文
    • 2.4 仁爱精神:中华文化作为血缘文化
    • 2.5 自由精神:西方文化作为契约文化
  • 3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 3.1 希腊人的自由观念:理性即自由
    • 3.2 追求确定性
    • 3.3 纯粹科学的非实用、非功利性
    • 3.4 希腊科学的内在演绎特征
  • 4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 4.1 何谓数学
    • 4.2 希腊算术与中国算术的根本区别
    • 4.3 第一次数学危机
    • 4.4 《原本》与几何学精神
    • 4.5 几何学在中国的传播
  • 5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 5.1 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天人相通
    • 5.2 中国天文学的目标:敬授人时
    • 5.3 希腊天文学的起源:拯救现象
    • 5.4 希腊的天文学是典型的科学
    • 5.5 托勒密天文学作为科学理论的典范
  • 6 自然科学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 6.1 自然的双重含义
    • 6.2 自然作为本质:希腊自然概念的原初意义
    • 6.3 自然作为自然物之本质
    • 6.4 自然由内在性到外在性
    • 6.5 物理学对于西方文化的重大意义
  • 7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 7.1 近代科学与希腊科学的区别是什么
    • 7.2 基督教与希腊科学的关系
    • 7.3 大学为什么只有在基督教世界才出现
    • 7.4 大学应欧洲中世纪社会需求而生
    • 7.5 大学的构成与授课方法
  • 8 唯名论运动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 8.1 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化的基督教神学
    • 8.2 唯名论运动
    • 8.3 中世纪晚期自然哲学
    • 8.4 人文主义运动的起源
  • 9 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 9.1 自由观念的变迁
    • 9.2 人的观念的变迁
    • 9.3 自然概念的变迁
  • 10 实验科学的起源
    • 10.1 欧洲技术创新
    • 10.2 炼金术实践传统
    • 10.3 实验科学的特点
    • 10.4 实验科学的观念
  • 11 自然的数学化
    • 11.1 数学化即科学化
    • 11.2 毕达哥拉斯主义-柏拉图主义传统
    • 11.3 亚里士多德传统
    • 11.4 阿基米德传统
    • 11.5 笛卡尔的数学化方案
    • 11.6 现代数学的普遍化特征
  • 12 世界图景的空间化
    • 12.1 希腊人的空间概念
    • 12.2 近代空间概念的普遍化
    • 12.3 绝对空间作为牛顿力学的基础
    • 12.4 康德的空间作为先验感性形式
  • 13 世界图景的时间化与机械化
    • 13.1 现代与古典时间的差别
    • 13.2 机械钟表的出现
    • 13.3 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观
    • 13.4 时间箭头的发现
    • 13.5 自然机械化的外部特征
    • 13.6 自然机械化的本质:外在化
  • 14 什么是博物学
    • 14.1 为什么要提博物学
    • 14.2 什么是博物学
    • 14.3 亚里士多德是自然志和自然哲学的共同代表
    • 14.4 自然志在知识论中的地位
  • 15 近代西方博物学
    • 15.1 古代的自然志家
    • 15.2 文艺复兴的博物学复兴
    • 15.3 16世纪的博物学家
    • 15.4 17世纪约翰·雷
    • 15.5 18世纪的林奈和布丰
    • 15.6 18世纪的博物学
  • 16 博物学的兴盛与衰落
    • 16.1 19世纪博物学的专业化与式微
    • 16.2 19世纪的进化论
    • 16.3 现代博物学与环境主义
    • 16.4 博物学在现代的意义
  • 17 李约瑟难题
    • 17.1 谁是李约瑟
    • 17.2 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
    • 17.3 四大发明的说法是谁提出来的
    • 17.4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缺陷何在
  • 18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 18.1 算术还是数学
    • 18.2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博物学
    • 18.3 中国古代地学与博物学
    • 18.4 农学医学也是博物学
    • 18.5 明末四大科学名著都是博物学著作
  • 19 阅读
    • 19.1 阅读
西方“科学”一词的历史由来和演变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传入中国的日译汉语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Natural(自然) Philosophy(哲学)

Politics(政治) Economics(经济) Law(法律) Sociology(社会)

Masses(群众) Cadre(干部) Route(路线) Policy(方针政策)……

社会 --- Sociology

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是指社区里面的一些集会或者聚会

《社戏》

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严复

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

他提出把Sociology译成群学。

哲学 --- Philosophia

用“哲学”译西文的Philosophia,没有译出西文“爱”(philo)“智慧”(sophia)的意思来,相反,“哲”是“聪明”,“哲学”实则是“聪明之学”,这降低了西文Philosophia的高度。

Science的发展

希腊:数学+哲学 Episteme

中世纪拉丁语:神学+数学+哲学 Scientia

现代:科学 science

牛顿

他称呼自己为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称呼他的工作为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

约翰·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

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William Whewell1794-1866)

提出如果认为“哲学家”一词过于宽泛、过于崇高,那么,可以仿照“ Artist ”(艺术家)生造一个词:“ Scientist ”,用作对科学家的称谓。一年后,在一篇匿名书评中, Whewell 再次提到这个建议。从此以后, Scientist 一词逐渐得到普及,成为了科学家的称谓,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最终实现了分家。

培根1561一162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