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

吴国盛

目录

  • 1 现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读及其由来
    • 1.1 现代中国人对科学的普遍误解
    • 1.2 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
    • 1.3 来自西学东渐特殊历史情境的影响
    • 1.4 西方“科学”一词的历史由来和演变
  • 2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 2.1 人文的优先性
    • 2.2 人作为缺失者与有死者
    • 2.3 传统中国的人文
    • 2.4 仁爱精神:中华文化作为血缘文化
    • 2.5 自由精神:西方文化作为契约文化
  • 3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 3.1 希腊人的自由观念:理性即自由
    • 3.2 追求确定性
    • 3.3 纯粹科学的非实用、非功利性
    • 3.4 希腊科学的内在演绎特征
  • 4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 4.1 何谓数学
    • 4.2 希腊算术与中国算术的根本区别
    • 4.3 第一次数学危机
    • 4.4 《原本》与几何学精神
    • 4.5 几何学在中国的传播
  • 5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 5.1 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天人相通
    • 5.2 中国天文学的目标:敬授人时
    • 5.3 希腊天文学的起源:拯救现象
    • 5.4 希腊的天文学是典型的科学
    • 5.5 托勒密天文学作为科学理论的典范
  • 6 自然科学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 6.1 自然的双重含义
    • 6.2 自然作为本质:希腊自然概念的原初意义
    • 6.3 自然作为自然物之本质
    • 6.4 自然由内在性到外在性
    • 6.5 物理学对于西方文化的重大意义
  • 7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 7.1 近代科学与希腊科学的区别是什么
    • 7.2 基督教与希腊科学的关系
    • 7.3 大学为什么只有在基督教世界才出现
    • 7.4 大学应欧洲中世纪社会需求而生
    • 7.5 大学的构成与授课方法
  • 8 唯名论运动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 8.1 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化的基督教神学
    • 8.2 唯名论运动
    • 8.3 中世纪晚期自然哲学
    • 8.4 人文主义运动的起源
  • 9 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 9.1 自由观念的变迁
    • 9.2 人的观念的变迁
    • 9.3 自然概念的变迁
  • 10 实验科学的起源
    • 10.1 欧洲技术创新
    • 10.2 炼金术实践传统
    • 10.3 实验科学的特点
    • 10.4 实验科学的观念
  • 11 自然的数学化
    • 11.1 数学化即科学化
    • 11.2 毕达哥拉斯主义-柏拉图主义传统
    • 11.3 亚里士多德传统
    • 11.4 阿基米德传统
    • 11.5 笛卡尔的数学化方案
    • 11.6 现代数学的普遍化特征
  • 12 世界图景的空间化
    • 12.1 希腊人的空间概念
    • 12.2 近代空间概念的普遍化
    • 12.3 绝对空间作为牛顿力学的基础
    • 12.4 康德的空间作为先验感性形式
  • 13 世界图景的时间化与机械化
    • 13.1 现代与古典时间的差别
    • 13.2 机械钟表的出现
    • 13.3 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观
    • 13.4 时间箭头的发现
    • 13.5 自然机械化的外部特征
    • 13.6 自然机械化的本质:外在化
  • 14 什么是博物学
    • 14.1 为什么要提博物学
    • 14.2 什么是博物学
    • 14.3 亚里士多德是自然志和自然哲学的共同代表
    • 14.4 自然志在知识论中的地位
  • 15 近代西方博物学
    • 15.1 古代的自然志家
    • 15.2 文艺复兴的博物学复兴
    • 15.3 16世纪的博物学家
    • 15.4 17世纪约翰·雷
    • 15.5 18世纪的林奈和布丰
    • 15.6 18世纪的博物学
  • 16 博物学的兴盛与衰落
    • 16.1 19世纪博物学的专业化与式微
    • 16.2 19世纪的进化论
    • 16.3 现代博物学与环境主义
    • 16.4 博物学在现代的意义
  • 17 李约瑟难题
    • 17.1 谁是李约瑟
    • 17.2 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
    • 17.3 四大发明的说法是谁提出来的
    • 17.4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缺陷何在
  • 18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 18.1 算术还是数学
    • 18.2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博物学
    • 18.3 中国古代地学与博物学
    • 18.4 农学医学也是博物学
    • 18.5 明末四大科学名著都是博物学著作
  • 19 阅读
    • 19.1 阅读
追求确定性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我们从德尔斐神庙里一个著名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开始,探讨一下希腊人独特的知识论传统。在这个神谕里讲了两件事情,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认识”。“自己”、“自身”其实就是“自由”,但希腊人对“自己”的把握是通过“认识”而获得的。不是通过“顿悟”,也不是通过实践,而是通过“认识”。这样一来,希腊的“认识”也被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即认识是追随知识“自己”、知识“自身”的,因而本质上是一种内在性认识。

历史上,德尔斐神庙的这个神谕被认为是苏格拉底提出来的,或者至少是他将之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一个大问题的。人们都说,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确实如此。苏格拉底的旷世贡献是把一种知识论传统确立为西方的正宗传统,也就是说,我们之前讲到的西方大传统的开山宗师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把知识论塑造成西方的正宗方面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把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作为最高的“善”,甚至,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对中国人而言,德性是一回事,知识是另一回事,德性总是高于知识,而苏格拉底却把知识与美德相等同,“有知即有德”、“无知即缺德”。由于知识是最高的善,因此实际上是任何道德的基础。

知识为什么是最高的善?知识何以能够充当一切道德的正当基础呢?秘密在于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不是一般知道点什么、懂得点什么、了解点什么,而是通往“永恒”的唯一途径。苏格拉底反复使用为他所特有的那些方法——辩证法、助产术、下定义等,只为了表明一件事情:知识并不只是接近“事实”,而是接近事实之中含有“永恒”要素的东西。这些个“永恒”的要素即使在事实消失之后仍然存在,比事实更坚硬。这才是知识之所以成为最高追求的根本原因。

苏格拉底的这个思想当然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来有自。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思想家一直在把握世界的统一性上做文章,并且在做文章的过程中,突出了变化与不变之间的尖锐矛盾。如果世界真的充满了变化,那么同一性如何保证?如果没有同一性,如何把握世界的统一性?巴门尼德突出了“变化”的不可理喻,从而断然否定了“变”,而声称世界是一、是永恒不变的。据此黑格尔甚至认为,巴门尼德才是开辟希腊理性主义的第一人,是希腊哲学的真正开端。但是,我们的经验世界的确充满了变化。在苏格拉底之前,在(经验的)“变”与(理性的)“不变”之间已经出现了好几种调和方案。一种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一种是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再就是原子论。所有这些调和方案,都是把大千世界多样的变化,化解、还原为某种不变东西的少数几种样态变化。四根说中四根是不变的,但它们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结合;原子论中原子是不变的,但原子可以有多种排列和组合的可能。但是,追究变化背后不变化的东西,是希腊科学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

苏格拉底把这个“尊崇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深化,用定义的方法得出“一般本质”的概念。他的学生柏拉图又进一步把这个“一般本质”提升为“理念”。理念之为理念就在于它是永恒、不变、完整无缺,它是事物的理想状态,是事物之所以被理解的根据。怀特海说过,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就是柏拉图的注释史,是说整个后来的西方思想都一直活动在这个思想脉络里。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本质在于寻求不变性、确定性。知识、科学的本质在于确定性。

永恒不变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值得追求呢?因为它独立不依、自主自足,它是“自由”的终极保证。只有永恒不变,才有“自己”。持守“自己”就是“自由”。“认识你自己”就是追求自由的最后根基。

中国文化缺乏一个明确的“自己”概念。对中国人而言,整个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部分,不能独自存在,只有在整个有机体中才能发挥它恰当的作用。进而言之,整个宇宙是一个生命之流,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只是这个生命之流溅起的一个浪花。任何事物之所“是”,不是因着事物的“自身”,而是生命之流的“势”“时”“史”共同造就的。因此,严格说来,事物并无一个“自己”,都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因此,对中国文化而言,“自己”不是一个源初的、基本的东西,而是派生的、可有可无的。强调“自己”往往是有害的,对社会对个人都是如此,因此“自己”往往是一个负面的词汇,比如“自私自利”、“自作自受”、“自取灭亡”、“自以为是”、“自暴自弃”、“自不量力”、“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命不凡”、“自欺欺人”等等。中国人对究竟什么是“自己”其实并不太在意。

西方思想着眼于“自己”。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本性”(nature),“本性”是属于事物自己的。追求事物的“本质”、“本性”,就是追究事物的“自己”,这是理性的内在性原则,即从自身中为自身寻求根据。

为了理解“自己”,我们考虑一下中西方对于“身份”的规定。对中国人而言,所谓“身份”即社会地位,它处在变化之中。你出身贫民,但可以勤奋刻苦的读书,最终考取功名,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你是富贵人家子弟,但富不过三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讲的都是这个意思。当我们讲“身份”的时候,并不是对个体的一种确定性的识别,而是对“当下”社会地位的一种认同。这就是中国网民们经常自嘲的,“你不要以为自己有身份证,就是有身份的人”。

西方人讲身份用的是Identity一词。这个词还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认同、识别,一个是同一性。这几个意思共同附着在同一个Identity身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西方人所谓“身份”的含义,那就是,所谓“身份”就是可以帮助识别一个人之为一个人的那些稳定同一的东西。不论是生物学意义上还是社会学意义上,人始终处在持续的变化之中。可是,当我们说一个人在变化的时候,我们是预先设定了是“同一个”人在变化,如果不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就谈不上变化。因此,在我们谈论变化的时候,我们已经预设了“同一性”。西方人讲“身份”讲的就是这种“同一性”。在现实中,这种同一性通常通过相貌来确认,因此,西方的ID一般是Photo ID,也就是身份证一般是有照片的。尽管人的相貌每天都有变化,但还是能够通过照片将他或她的“同一性”即“身份”辨认出来。

从西方人的身份概念可以看出,所谓“自己”、“自身”根植于“同一性”、“确定性”,因此,以确定性、内在性为根本特征的希腊科学(知识),是通往“自由”的必由之路。获得知识即获得自由的意思是,通达了永恒的理念,就通达了任何事物包括认识者本人的“自己”、“自身”,因而也就通达了“自由”。“自由-科学”构成了希腊人的“人-文”。在希腊人眼里,科学既非生产力也非智商,而是通往自由人性的基本教化方式。没有对科学的追求之心,你就不配做一个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