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院士”印遇龙
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湖南大学畜牧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猪氨基酸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1978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但此时的印遇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与生猪养殖结缘。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市场上猪肉产品紧缺,亟需研制出高质量的饲料,缩短肉猪的出栏时间。但国内饲料产业还未起步,面对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生猪养殖业,研究所的前辈将期望放在了年轻的印遇龙身上。印遇龙学的是生物,研究生猪养殖相当于改行,谈何容易?下定决心的印遇龙决心从零开始,填补国家生猪养殖业的空白。在被派到华中农大进修的一年多时间里,印遇龙如饥似渴地学习,争分夺秒掌握新知识,回所后便开始研究生猪养殖,一养就是三十多年。
“做农业科学要深入实际,要了解生产当中需要什么,仅仅坐在实验室研究细胞、发表文章无用,必须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印遇龙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对科学研究的态度。要研究猪,必须自己养一头猪,从建猪舍、抓猪崽到打点猪饲料,印遇龙都亲力亲为。为了研究猪的营养物质代谢情况,印遇龙和团队整天都要守着猪取样,但动物研究不比植物研究,猪会乱动,连续采样取血更是导致猪的强攻击性很,印遇龙和他的团队成员几乎都被咬伤过。然而生猪养殖的挑战远不止此,每次采集的猪粪都需要烘干,但猪粪臭味难闻,为了不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他们就将猪粪放在办公室里,关着窗子烘干,一日三餐都叫别人送饭进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印遇龙和他的团队率先对国内40多种单一猪饲料原料和18种混合日粮中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进行了系统测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生长猪有效氨基酸的需要量。这些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国饲料数据库,在行业内广泛应用。
30多年来,印遇龙带领他的团队不断开拓创新,他领衔的课题组研制了多项技术,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打破了多年来外资企业对我国高端饲料市场的垄断格局。为平衡畜禽养殖、环境保护和粮食战略安全三者之间的矛盾,印遇龙带领团队不断钻研,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建立了猪氮/氨基酸评价方法体系,美国营养学会会刊对此高度评价:“印遇龙团队提供的氮代谢与调控新技术和新发现,解决了国际猪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难题。”
“科研工作者,就是要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30多年来,印遇龙始终在琢磨一件事:如何养好一头猪。如今,我国生猪养殖量约占世界的一半,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的52%,人均消费水平是其他国家的4.6倍。印遇龙的研究,影响着全国产值万亿的生猪产业。为中国生猪产业和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双运动鞋,一件旧外套,走路带风,随时准备下猪舍,这是印遇龙的日常标配。荣誉不断,成就等身,印遇龙却打趣说自己只是个“养猪专业户”,在这位雷厉风行、性格倔强、说话耿直的院士眼里,养猪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一辈子都不能完全琢磨透,但正是这种琢磨不透的吸引力,带领着他不断走进下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