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众开始产生亡国灭种的忧虑,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意识。百日维新后,顽固派夺回权力。慈禧太后认定维新派背后有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政治立场由略开明转向极度保守。
与此同时,地方上兴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的成分非常复杂,团民有的来自民间宗教团体,有的来自民间团会,还有大量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后期甚至还有王公贵族。义和团的大部分团民来自于底层,使得义和团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声称练拳后“刀枪不入”,还有“降神附体”等仪式。
直隶山东之地向来尊崇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排斥基督教文化入侵,而外国传教士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而逐渐以攫取利益为主要目标。教、民双方冲突严重,教案频发。
1898年,山东境内黄河决口,1899年,华北又遭遇大旱,清政府赈灾不力,大量难民加入义和团。饥饿的拳民在生存的压力下,开始了对那些“惹怒神灵”,“破坏风水”的基督教徒的清算。
山东当局默许、支持义和团运动,甚至试图“改拳为团”,将其官方化为乡团力量,巡抚毓贤认为“当此时局艰难,外患纷沓之际,当以固民心为要图”。然而形势很快发生变化。1899年12月,袁世凯率领数千新式陆军续任山东巡抚,一改政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分化安抚与恐吓镇压并用。30日,英国宗教狂热人员卜克斯与肥城村民争执后被杀。在英国施压下,袁世凯采取强硬镇压政策,义和团转移到直隶地区,并打出扶清灭洋旗帜。
1900年(农历庚子年)5月,义和团转移到近畿一带,焚毁教堂、使馆,杀死教民。6月11日,驻天津的各国领使组织侵略联军两千人,增援北京十一国公使馆,因为轻视义和团力量,携带军备较少,又因铁路被义和团破坏,受阻于杨村、廊坊一代。武清义和团得悉情报后以“贴示”指令聚集各坛口团民,分东、西线拆毁杨村段铁路,而后埋伏阻击。面对来复枪和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义和团民勇猛冲锋,击退联军及其援军,毙敌62人,击伤332人,这场战斗后来被称作廊坊大捷。
13日,义和团进入北京内城,烧毁11所教堂。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街头被清军枪杀。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等十一国同时宣战,清廷部队与义和团一齐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
面对清军的攻击,各国随即进行做出反应:英、美、法、德、意、日、俄、奥八国组成联军5万人侵华,由英国军官西摩尔为统帅,向北京进军。敌我实力差距悬殊,清军苦战不利。7月14日,联军占领天津。8月16日,联军占领北京,烧杀掳掠,满清皇室逃往西安。
仓皇逃亡中的清政府把激怒洋人的罪责全部安到了义和团头上。9月7日,清廷发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失去政府支持后,义和团组织在中外围剿中迅速消亡。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部分国家有了支持光绪帝或者推翻清政府另立代理人甚至要直接瓜分中国的想法,这令慈禧太后万分震恐。为了讨好洋人以保住权位,慈禧太后喊出了臭名昭著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口号。
最终,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按中国共四亿五千万人口赔偿各国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九亿八千万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