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
案例文本:
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解了清军对天京长达三年的围困。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高潮。然而,此时的太平天国高层之间已经暗生嫌隙。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的东王杨秀清,已成为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权力让杨秀清日益膨胀,骄傲专横的作风则扩大了他和其他将领的矛盾,而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逼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更是让后者感受到了极大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天王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对付杨秀清。
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关系非常复杂。太平天国运动早期,杨秀清曾屡次利用群众的迷信心里,伪装“天父下凡”,坚定了起义群众的信念,甚至挽救了太平天国运动。而洪秀全等对杨秀清的默许和利用,使得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取得了“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获得了会众的崇信,并一跃成为最重要的领导者之一。
1850年底,洪秀全等人发动金田起义,杨秀清再次借助“天父下凡”组织起义军与清军对抗,为起义成功立下大功。1851年底,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以杨秀清为东王并担任太平军统帅,节制诸王。
由于太平军中唯一有实力制衡杨秀清、可以” 代天兄耶稣传言”的西王萧朝贵和身处太平天国高层人际关系网中心的南王冯云山,在太平军定都天京前都阵亡了,定都天京后,杨秀清事实上已经大权独揽。虽然杨秀清军政才能突出,功勋卓著,但与首义王侯们多有不睦,甚至曾经杖责洪秀全。杨秀清独断专行,并屡次以天父下凡方式贯彻己见,排除异己,引起众愤。
北王韦昌辉曾因下属犯错而被东王下令杖打,后来北王的亲戚又因为和东王的亲戚发生纠纷被处死,北王内心积怨颇深。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等人也曾被东王杖刑,甚至天王本人都受过威吓。由于东王权大,众人往往敢怒而不敢言。
天京事变前,亲东王的广西旧部已经在扫北过程中严重损耗与杨秀清关系相对较好的翼王石达开远在武汉前线,而北王韦昌辉向来专门执掌天京城防。这一切都为天京事变埋下了伏笔。
东王逼迫天王封其为万岁后,北王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不肯。东王以西线紧急为由,调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赴前线督师,只剩下天王和东王留在天京。陈承瑢后来向天王告密,谓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铲除东王。1856年9月1日夜,韦昌辉率本部三千精兵至天京城外与秦日纲部汇合,陈承瑢开南门接应,随即控制城内所有要害,包围东王府。
2日凌晨,韦昌辉等迅速攻破东王府,东王被杀,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杀尽。其后北王以搜捕“东党”为名,大杀异己。众多东王部属在弃械后被杀,平民也不能幸免,随后血洗南京城,约2万余人被屠杀。太平天国当时总共十二个侯爵高官,韦昌辉杀死了其中六个。
翼王石达开闻讯,26日回到天京,进城会晤北王韦昌辉,责备滥杀之事,为东王无辜部属请命,双方不欢而散。韦昌辉恶心陡起,打算一并铲除石达开。石达开只好斩关出城,但其在天京城中的妻儿老小全被韦昌辉残忍杀害。
石达开逃回安庆后立即起兵讨韦,并公开提出为杨秀清报仇,抽调集结机动兵力六万人,陈兵芜湖、宁国。秦日纲见其势大,率部严守中立,韦昌辉预备殊死抵抗,为战略需要,竟然炸毁南京地标大报恩寺塔,最终被天京军民“合朝同心”击败擒获,凌迟处死。石达开继续迫使洪秀全处决秦,陈二人,天京事变终于结束。然而,因为洪秀全的防范和掣肘,石达开又负气领军出走,四处无目的地(de)游击,最终兵败安顺场。
天京事变及其后续石达开的出走覆亡,导致太平天国失去四王九侯,实力大为削弱,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也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政府架构颇为混乱,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