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企业家张謇的实业救国之路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常熟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业开拓者。一生创办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实业救国,就是要走发展农工商诸业经济以社会改良、救亡图存的道路。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张謇实业救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民族危机的刺激,张謇曾回忆说:“年三四十以后,即愤中国之不振;四十后中东事(即甲午战争)已,益愤而叹国人之无常识也。由教育之不革新,政府谋新矣而不当,欲自为之而无力,反复推究,当自兴实业始。”
第二是从西方学习到实业的重要性,张謇认为:“中国人数之多,甲欲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第三是晚清新政的推动。张謇提出“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其棉铁主义思想甚至影响到清政府的决策。
1899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终于在通州唐闸建成投产,苦于资金奇缺,张謇破釜沉舟、全面投产,用棉纱收入购买棉花,才得以维持运转。1901年起,张謇陆续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并在西面沿江兴建了天生港。为解决棉花原材料问题,张謇在通海、盐阜、东台等地开垦大片土地,发展棉植,最终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
张謇坚持“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在大生纱厂开办之后的十余年间,张謇陆续开办了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初步实现村落主义地方自治后,张謇试图扩展南通自治模式,推动徐州建省计划,预备在苏北建立独立的政治经济中心,可惜被各方利益阻挠。同样,因为利益争端问题,张謇谋求与外国资本联手兴办海外贸易公司,也最终未能实现。
辛亥革命期间,张謇身为立宪派采取了务实立场,顺应共和,但希望和平结束动荡,以维护市场稳定。为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秩序,张謇多方奔走,与孙中山、袁世凯皆有交流,但在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后辞去农商总长的职务。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民族实业空前繁荣,大生纱厂连年盈利。于是,张謇动用企业利润兴办教育与慈善机构。他在南通总共开办了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新育婴堂、墓园、栖流所、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残废院、聋哑学校,推动地方发展,培养新式人才,造福一方,但也因此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良机。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重返中国,加紧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同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企业经营生态迅速恶化。终于,1922年,中国棉纺织业发生危机,大生纱厂在原料供应、生产设备、产品销路等各个领域受到沉重打击,很快就不得不宣布破产。
张謇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他既没有得到政府的经济援助,也未能获取国外借款,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1926年,张謇病逝于南通。
胡曾适评价张謇道:“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