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20世纪初的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在内忧外患下已是风雨飘摇。就差最后一脚将它踢进坟墓里去。
1910年,晚清政府为争回粤汉、川汉铁路自主权,不得不借债修筑铁路,利用爱国人士的爱国情怀征集民间融资。然而川汉铁路公司总收支施典章挪用公款炒股,上海橡胶股灾后损失350万两。爱国者的心血打了水漂,让本就捉襟见肘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1911年6月1日,为了偿还在上海橡胶股票风暴中向列强的借款。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大臣端方联名向川督王人文发出“歌电”,告以度支部决定的川汉铁路股款处理办法: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发给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款。
国家以将川汉铁路国有化的政策来偿还四国银行借款,不但收路,而且夺款。消息传出,全省舆论大哗,17日,立宪派组织领导保路同志会。9月,面对清政府的高压,成都附近农民中国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25日,荣县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10月上旬,同志军起义已经遍布四川。湖南、湖北、广东民众亦有响应。
清廷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导致武汉地区力量空虚,革命派趁此于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并获得成功,建立湖北军政府。
清政府发出“剿办”武汉“革党”上谕,陆军大臣荫昌率湖北周边的清军及北洋新军陆续压向武汉。因北洋新军不服陆军大臣荫昌指挥,14日,清廷起复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故意拖延,并以总揽前线指挥、明年立宪、宽容革命派等条件逼迫清廷。
22日,资政院连上三折:实行完全责任内阁制度,宪法交予资政院协赞,速开党禁并赦免戊戌至辛亥年间一切政治犯。部分新军将士联名请愿改革政治。30日,清廷向资政院妥协。11月1日,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命其进京组阁。
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6日,袁世凯组阁。12月6日,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清廷加速预备立宪,但为时已晚。武汉革命军牵制住了清廷机动主力,为各地革命制造了有利条件,一时间,各地纷纷起义响应。袁世凯以君主立宪解决危机的打算落空。
革命派很快控制了陕西(张凤翙任大统领)、江西(李烈钧任都督)、山西(阎锡山任都督)、云南(蔡锷任都督)、上海(陈其美任都督)、贵州(唐继尧任都督)、安徽(孙毓筠任都督)、福建(同盟会控制)、广东(胡汉民任都督)诸省。立宪派则因皇族内阁的成立,也暂时搁置了和平改良主张,改为支持革命派的武装暴动,由立宪派人士控制的省区有:湖南(谭延闿任都督)、江苏(程德全任都督)、广西(陆荣廷任都督)。而由革命派与立宪派共同控制得省区有:浙江、四川。加上首义的湖北,以上十五省区先后宣告独立。直隶、山东、东北三省、内蒙古的革命运动被清廷镇压,河南、新疆、甘肃革命军坚持到南北议和停战。清廷统治实际已经土崩瓦解。
袁世凯控制清廷权力后,力谋停战议和,并意图趁机为己谋利。12月20日,南北和谈决定: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颠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南北将士不负战时害敌之责,组织临时议会。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率全体国务大臣联衔上奏,希望清廷“俯鉴大势,以顺民心”,兼以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故事威吓隆裕太后和小皇帝。
19日,满族亲贵组成君主立宪维持会(即宗社党),意在绝不妥协。26日,段祺瑞联合北洋诸将领五十人,要求清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同日,革命党人彭家珍携炸弹与宗社党骨干良弼同归于尽,清朝宗室非常震恐。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宣告接受优待条件退位。
《清帝退位诏书》言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诸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至此,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走到了尽头,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