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鼓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科学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二次革命的孤掌难鸣深刻刺激了参与反清运动多年的陈独秀,让他认识到再中国单纯地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对中国青年提出六项倡议: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还指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深信社会进化论,于是在1916年9月出版杂志第二卷第一期时,将杂志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并提出新青年应该秉持的观念:“一曰毕生幸福,悉于青年时代造其因;二曰幸福内容,以强健之身体正当之职业称实之名誉为最要,而发财不与焉;三曰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四曰自身幸福,应以自力造之,不可依赖他人;五曰不以现在暂时之幸福,易将来永久之痛苦。” 除了自己发表文章,批判封建复古势力,陈独秀还积极发动、联合其他进步学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迁到北京后,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
大学者胡适致力于抗争两千年的文言文传统,提倡写白话文和新诗。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论述了文学创作地“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以西方新方法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倡导和尝试新文化表现形式。他还研究哲学,在1919年2月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李大钊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杂志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情况和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影响很大。
语言学家钱玄同在国语运动中贡献很大:他督促《新青年》改用白话文,使用横行书写方式排版刊印,推广白话文的使用。为了使白话文更加标准化,更易于掌握,钱玄同审定国音常用字、词,以白话文编写国语教科书,起草《第一批简体字表》,拟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文学家鲁迅则以小说为主要载体抨击旧礼法旧道德,一反古典文学传统,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就是这吃人的历史,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语言学家刘半农提倡文章分段,并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呼吁破坏旧韵,重造新韵。甚至还提出了汉字应当拼音化的理论。刘半农还开创了“她”字的代词用法,促进了语言学上的男女平权。
北大校长蔡元培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并聘请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到北大任教,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又一个主阵地。
就这样,在诸多进步学者领袖的引领下,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中国请来了德先生(民主democracy音译)和赛先生(科学science音译)。尽管新文化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