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晚,西安华清池外的几声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蒋介石。慌忙之中,蒋介石逃出门外,藏到了华清池石头假山的后面,后被士兵发现而“活捉了起来”。策划这一事变的则是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史称“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的主要目的是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当时国内的各派力量各有各的打算,各有各的行动。刚开始的几天里,蒋介石怀着“不成功便成仁”的目的,态度强硬,根本不和任何人和谈。国民党内部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趁机争权夺利,轰炸西安,欲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宋美龄、宋子文为代表的亲美派主张极力营救蒋介石。一方面与何应钦针锋相对,力阻其对西安的轰炸与讨伐,另一方面又急忙找到宋庆龄,劝其对张、杨产生影响和平解决。宋庆龄对蒋历来反感,但对何应钦的作为也不无担忧,若蒋系崩溃,国民政府就真的要成为亲日派的天下了。与此同时,宋庆龄接连收到共产国际三封急电,要其发挥一切影响力促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中共中央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接连召开会议研究。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分析之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中共中央还主张用一切方式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派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促进事件和平解决。
12月23、24日,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张学良代表东北军,杨虎城代表十七路军,同蒋介石的代表宋子文、宋美龄进行了谈判。中国共产党和张、杨两位将军坚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谈判中又表明反对内战寻求和平的诚意。同时,宋氏兄妹营救蒋介石心切,怕拖下去南京方面节外生枝,所以在谈判中没有设置障碍,双方于24日达成“改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条件。24日晚,周恩来前去会见蒋介石,晓以民族大义,敦促其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但他要求不采取签字形式,而以他的人格担保履行这些条件。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西安事变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12月26日,蒋介石获得释放回到南京。事后蒋介石虽然违背诺言,扣押张学良将军,陈兵潼关,但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
为了谋求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从1937年2月到9月,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等先后举行了五次谈判,终于在1937年9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入了一个全民族抗战的崭新阶段,抗战八年直至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