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北部平型关首战告捷后,主力于10月由五台山南下。该师政治委员聂荣臻,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率师独立团、骑兵营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及地方工作团等共约2000人,留驻五台山地区,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广泛发动并武装群众,扩大队伍,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陆续收复敌方占领的多座城镇,在晋察冀三省交界处建立起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下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军2万余人的围剿,历经一个月的艰苦作战,八路军、游击队共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顺利粉碎围剿阴谋,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也逐渐扩展到30多个县城。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河北阜平召开。会议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党军队败退和政权垮台后出现的混乱局面,使得敌后抗战力量得到迅速发展。1938年2月、4月和7月,晋察冀军区为了发展抗日根据地和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对平汉、平绥、正太铁路进行三次破袭作战,给日、伪军以重大杀伤,并扩大了抗日武装力量。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给日军带来了极大的恐慌。1938年9月下旬开始,日军出动5万多人的兵力,对五台、涞源、阜平等地区发起围攻,企图分割抗日根据地,打击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寻歼军区主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合作,利用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开展反围攻作战,在120师的配合下,共毙伤俘日、伪军5000余人。日军虽占据六座县城,但八路军仍然控制着广大乡村,保卫了根据地。到1940年底,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八路军兄弟部队配合下,多次粉碎日军围攻和“扫荡”,取得齐会、陈庄、大龙华、黄土岭等战斗的胜利,并参加了百团大战。这时,根据地由察南、冀西、雁北发展到冀中、平西、平北、冀东,面积达2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00万,抗日民主政权扩大到80余县,部队发展到约10万人,并通过学校和教导团培养了大批干部。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称赞晋察冀边区为抗日模范根据地。
1941~1942年,晋察冀边区处于极端困难时期。日军为控制华北,采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力战”和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日军开始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更残酷的“扫荡”和“蚕食”,实行烧光、杀光和抢光的“三光”政策。其中,有1941年日伪军7万余人对北岳区的“铁壁合围”,1942年对冀中区的“五一”大“扫荡”,在冀东等地制造“无人区”。抗日根据地缩小,冀中地区大部变为日军占领区和游击区。为此,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方面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和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大力加强地方部队、主力部队和民兵相结合,巧妙采取“敌进我进”“向敌后之敌后伸展”“把敌人挤出去”等军事斗争方针,并广泛运用地雷战、麻雀战、地道战、武工队等游击战方式,深入敌后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经过长达2年的根据地军民的艰苦作战,冀中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得以重新建立,冀东区则开辟了察北、热南及辽西的大片新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45年5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先后发动了察南战役、雁北攻势、子牙河战役、大清河战役、热辽战役,并将敌人压缩到铁路沿线及主要城市。8月,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攻下70余座城市,顺利解放西迄同蒲铁路,东到渤海、锦州,南临正太路、石德路,北至多伦、赤峰的广大地区,使晋察冀根据地与晋绥、晋冀鲁豫、山东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抗战期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抗击着1/3至1/2的华北日军和1/2左右的华北伪军及部分伪蒙军、伪满军、关东军。边区军民一共作战3.2万多次,粉碎日军大“扫荡”110多次,消灭日伪军35.1万多人。晋察冀根据地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边区八路军伤亡十余万人,干部群众被残害死亡70余万人,被抢掠物资不可胜计。斗争中,根据地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狼牙山五壮士、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青年英雄金方昌、少年英雄王璞等等。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成功打开了华北抗战的新局面,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持久战的正确道路。它是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战的“坚强堡垒”,也是全国战略反攻和进军东北的“前进阵地”,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也具有首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