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5年,一首名为《七万万两黄金从哪里来》的歌曲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歌词中这样写道:同志们!放开嗓子唱吧!歌唱我们光辉的五年计划。祖国,有了它;贫困,要消灭!七万万两黄金才能完成了它!
歌里唱到的光辉五年计划,指的就是1953年~1957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七万万两黄金,是指在五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总数为七百六十六亿四千万元,折合黄金约七万万两。
用这样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过去的历史上,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它的出现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于是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同时,朝鲜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东北亚的紧张局势,中国周边的战争威胁并未消失。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成为执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由此,国内掀起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全面建设热潮。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建设方面,以重工业为核心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鲜明特色,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一五期间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无线电等,陆续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
社会主义改造方面, 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由此可见,一五计划以后,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优势,这意味着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剥削阶级由此消亡,同时这也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当蒋介石带着一帮残兵败将退向台湾的时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暗示,共产党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才有出路。然而仅仅几年时间,国民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能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完成令世人瞩目的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