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的最后一年
现如今,叫个外卖只需一键下单、完成付款就能坐等美食送上门。但如果时光倒回25年前,那可完全是另一番情景了。
让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是,在当时的中国,有钱也有粮的情况下居然会买不到吃的。没错,很长一段时间内,买粮食必须用粮票,没有粮票就没饭吃,粮票比钱金贵得多。每户人家都有一个购粮本,上面写着家里有多少人,定量多少。国家按计划发放粮票,居民再拿着粮票购买粮食。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国际上曾有人预言,中国的每一届政府都无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当时中国人口是5.4亿,人均粮食产量只有209公斤,离温饱线很远。解决吃饭问题,就成了天大的大事。
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国家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由此拉开了中国“票证经济时代”的帷幕。
一个烧饼2两粮票、一碗素汤面4两粮票、一根油条两钱半粮票……到商店买猪肉、鸡蛋、食用油、饼干,统统要粮票。后来又发展出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手表票、缝纫机票等。总之,物质匮乏时期,票证覆盖了人民生活吃穿用的方方面面,把中国人纳入全国统一的分配制度之下。
那个年代没有票简直寸步难行。人们去外地出差前都要先携带单位的出差证明和本地粮票到指定地点去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以确保自己去外地后能够吃得上饭。作为计划经济的象征,粮票伴随中国人度过了38年的漫长岁月。
转机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1982~1991十年间,中国粮食产量每年增长8%,成为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国。其中,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地突破了8000亿斤,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政府向世界粮农组织宣布,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粮票基本上都有所盈余了。同年11 月,深圳市召开会议,研究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问题。会议认为,全国农村进行改革后,粮食供应已经没有那么紧张,又由于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试的权利,因此深圳可以大胆地实行改革。于是,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粮票的城市,此举也开启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试行的先河。
1985年,中国政府规定“取消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到1993年,粮油商品完全实现了敞开供应,一直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发挥不可或缺作用的“第二货币”——粮票 ,终于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