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蔡和森
蔡和森,字润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
1895年,蔡和森出生于上海,4岁时随母亲回到故乡湖南省双峰县。1913年,蔡和森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结识了毛泽东。他们志趣相投,结为挚友,共同探讨学业之进退,人物之臧否,时局之好坏,古今之变迁,被老师杨昌济赞赏为“毛蔡二君,当代英才”。1915年,蔡和森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终日伏案用功,手不释卷。蔡和森深受陈独秀《新青年》杂志的影响,与一批志向远大的青年共同组织成立了以“改革新技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开始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
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收到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老师杨昌济寄来的信,信中讲述了留法勤工俭学的情况,新民学会决定由蔡和森到北京负责勤工俭学的事宜。在北京期间,蔡和森见到了蔡元培、李大钊、章士钊等人,感受到北大自由民主的氛围,为赴法勤工俭学做了大量宣传、联络、组织、筹款的工作。
1919年年底,蔡和森搭乘邮轮,启程赴法。蔡和森到达法国后,先在蒙达尼刻苦攻读法语。他通过读报学习法语,在报纸上了解到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在半年多的时间中,他收集了许多马列著作,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且“猛看猛译”法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了许多马列著作的重要章节。在法期间,他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一部分留法青年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在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方面,蔡和森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920年5月,蔡和森与向警予结为夫妻时,还拍摄了一张手捧《资本论》的结婚照,以表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
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必须建立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为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
蔡和森在法国勤工俭学将近两年,为寻找革命真理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1921年底,蔡和森归国,经人介绍,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党的机关报《向导》创刊,作为首任主编的蔡和森用“和森”为笔名,发表130多篇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纲领与主张,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