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的救国之路
张澜,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张澜出生于晚清民族危亡之际,在目睹一系列国家的危机动荡后,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
甲午战败后,维新变法给远在西南的四川带来了生机。张澜受邀进入新式学堂“紫金精舍”任教,并在1902年进入成都“尊经书院”学习,一年后又作为官派留学生到日本弘文书院学习。在日留学期间,张澜阅读了大量关于西方国家政治、历史的书籍,游历了日本各地,目睹了明治维新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中国国家民族的命运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受维新思想和留日经历影响,张澜逐渐成为一名宣扬变法图强的维新人士。
然而,维新变法、“预备立宪”相继失败,使张澜意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专制本质。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张澜当选为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副会长,成为保路运动的领军人物。四川保路运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清政府从湖北调遣新军入川镇压,造成了武汉兵力空虚,给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提供了良机。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激烈反对。蔡锷首先宣告云南独立,率护国军向川贵桂进军。张澜闻知,立即派人分赴川北各县组织讨袁武装。1916年3月,川北护国军总司令部在南充成立,张澜任政务长,积极响应蔡锷,领导川北人民讨袁,为护国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举国的讨伐声和唾弃声中,袁世凯忧愤病死。
1917年,张澜被任命为四川省长,在四川革除陈规、整饬风气。为根除省内诸多乱象,张澜提出实行地方自治,在家乡四川南充发展蚕丝业,举办实业教育。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爱国青年分赴法、德、比勤工俭学,张澜向交通部支拨款项资助川籍赴法学生二百多人的旅费。1926年起,张澜出任成都大学校长,大力宣扬民主、独立、自由的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张澜坚持团结各方力量一致抗日。他奔走于国共之间,力促两方能“共同抗战,共同建国”。为了调节国共关系,他联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于1941年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又于1944年将其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主张“和平统一、民主建国”的民盟成为介于国共之间,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目标的中间性政党。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的一系列打击迫害使张澜被迫宣布解散民盟总部。张澜意识到,在革命与反革命、民主与反民主之间,并不存在中立的第三方,因此彻底放弃“中间路线”救国的幻想,逐步认同并接受新民主主义思想。
1949年9月,张澜作为民盟的领导人在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张澜继续领导民盟参与到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中,并作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了制定宪法的工作,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盟友。
纵观张澜一生,满腔热血,心念救国。面对国之乱象,张澜不畏外敌强权,在救国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展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积极探索,同时也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走不通,昭示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