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生死契约
20世纪70年代的安徽省是全国有名的穷省,凤阳县更是以要饭而闻名。当时凤阳县的一些生产队队长领着社员,拿着盖有公章的介绍信,集体外出乞讨谋生。
穷则思变。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主持发布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允许生产队根据不同农活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可以组织作业组;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也可以责任到人。提出了著名的“安徽六条”,其核心就是给农民一定的自主权。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灾,除长江、淮河流域外,绝大多数河流断流,粮食大幅减产,有的地方甚至绝收,秋种遇到严重困难。
形势异常严峻,安徽省委决定采取“借地渡荒”的特殊政策,即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麦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紧急政策措施,立即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出现了全家男女老幼齐种地的繁忙景象。这一年秋种,安徽省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一千多万亩。
“借地渡荒”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他们下定决心这么干下去。在安徽省肥西县和凤阳县,有一些社队进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尝试。
1978年12月的一天夜晚,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的18户村民来到严立华家,在生产队长严俊昌带领下,依次在土地承包合约上签字、摁红手印。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小岗村的村民用这种最庄重的形式,许下彼此的承诺,空气中有几分悲壮,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此时还不知道,他们的这一举动将永载共和国史册,成为吹响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号角。
农民将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称为“大包干”。他们说,“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家编了个顺口溜赞赏“大包干”:“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个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得盖仓库。”
小岗村村民签订“生死契约”的第二年,“包产到户”迅速在安徽全省普及开来。贵州、四川、甘肃、内蒙古、河南等地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些大胆的尝试,揭开了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