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天河”——红旗渠
巍巍太行山上,被誉为“人造天河”的红旗渠日夜不息地流淌着,为林县带来清澈的漳河水,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县儿女。
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交通不便,水源奇缺,历史上旱灾不断,是个典型的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山区县。新中国成立初,林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组织下,先后修建了淇河渠、英雄渠和3座水库。然而,1959年的大旱使水库见了底儿,水渠干枯。怎么办?县委决定,到外县寻找水源,彻底摆脱缺水困境。经过勘察,流经山西省平顺县,绕过林县的浊漳河是最具可行性的水源。
1959年10月,林县县委决定建设引漳入林工程,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大力支持。1960年2月,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3月,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将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
红旗渠由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等组成,其中总干渠从渠首到分水岭全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全部开凿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腰。
总干渠是整个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部分。工程建设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是合拢截流。1960年3月的一天,为赶在汛期之前实现截流,40多名青年冒着严寒,跳进冰冷刺骨的急流,手拉手排起人墙,堵住河水前进的方向,成功实现合拢。5月1日,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顺利竣工,引导浊漳河水顺利流入红旗渠渠源隧洞,成功实现引漳入林!
今天人们到红旗渠参观,有一处隧洞是必到之处,这就是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最长的隧洞,长623米,宽5米,高6.2米,纵坡为1/1500。当年,青年洞是由300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开凿出来的,因此而得名。青年洞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坚硬的石英石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面对困难,青年们积极开动脑筋,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方法,以每天2米的速度向前推进。经过17个月的艰苦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
红旗渠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修成的。那时候,林县70多万人中,有20多万人走上建设工地。没有住的地方,人们就在荒山野岭安营扎寨,山崖下、石头缝儿里、石板上,到处都是人们的栖身之所。几块破布撑起来,就是工程建设指挥部;由于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食物奇缺,修渠的民工每天只供应6两粮食,人们就依靠野菜、野果和树叶充饥;缺少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县委县政府就广纳人才,自己办工厂,解决工程建设所需。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有189人献出了宝贵生命,256人重伤致残。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优秀的林县儿女!
就这样,历经十年的时间,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终于大功告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贫穷缺水的命运!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曾说:“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灌区今日已经发展成集“引、蓄、提、灌、电、景”于一身的综合水利体系。红旗渠成为了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石上的一座丰碑,广大林县干部和群众在修渠过程中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共和国历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