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的第一次出使访问
1868年,清政府向海外派遣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外交使团,但这个使团却是由一个外国人——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领的,所以又被称作蒲安臣使团。
为什么一个中国政府的外交使团却由一个外国人来做团长呢?情况是这样的:185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中除了规定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外,还规定了10年的修约期。1860年以后,西方列强纷纷派遣公使常驻北京,为了表面的对等,列强也希望清王朝能够派人出使西方,但清政府却一直未曾遣使出洋。随着《天津条约》规定的十年修约之期将至,清政府担心西方列强趁修约之机“索要多端”,急欲事先遣使笼络各国,可是使臣的遴选和中外礼仪纠葛却成了两大难题。对清王朝来说:一是自知外交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更重要的是,清廷对“中外礼节不同”这一问题长期采取逃避的态度——不向西方各国派遣使节,就不会出现“礼仪冲突”。
正当主持总理衙门外交事务的恭亲王奕和文祥等大臣百般焦虑、不得其解之时,在欢送卸任美国公使蒲安臣的宴会上(1867年),奕等人听到蒲安臣表示:如果今后清政府在外交上发生与各国交涉不易解决情形,他愿意出面帮助。(“嗣后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伊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国派伊为使相同”这句话可以表现在视频画面上)奕等人顿时觉得:请洋人为使,既可达到遣使出洋的实效,又能避免中外礼仪的纠葛,不失为解决困扰清王朝外交问题的上策。于是,在取得蒲安臣的同意和赫德的支持之后,奕正式向朝廷上奏:请派蒲安臣权充办理中外交涉事务使臣。朝廷也很快批准了这一请求。
这样,前美国公使蒲安臣就成了率领中国外交使团的“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为了维护大清帝国的面子,清政府又任命了两名总理衙门章京,“赏加二品顶戴”,会同蒲安臣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同时为了不得罪英国和法国,又特地聘请英国驻华使馆翻译柏卓安和法籍海关职员德善分别担任“左协理”和“右协理”。此外,使团还包括中国随员、译员等共30多人。
蒲安臣为使团设计了第一面中国国旗,即黄底蓝镶边,中绘一龙,长3尺,宽2尺,作为中国象征的黄龙旗飘扬在欧美各国,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主权国家面目出现在国际社会之中。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使团从上海出发,先乘船横渡太平洋到美国,访问了旧金山、纽约、华盛顿等城市,然后又横渡大西洋赴欧洲,访问了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荷兰、普鲁士、俄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1870年2月,蒲安臣客死于俄罗斯彼得堡,10月18日使团其它成员回到上海,历时两年八个月,先后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
蒲安臣使团的出现反映了弱国无外交的现实,表面上看是堂堂的大清国因为纠结于礼仪而不得不派一个洋人代表出使,实际上,这正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政治日益遭受西方列强控制的情形。同时,蒲安臣使团作为中国政府出访欧美的第一个正式外交使团,毕竟跨出了晚清官员走向世界和国际社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