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与洋枪队
1860年,太平军势如破竹地席卷江浙地区,彻底摧毁江南大营后,继而东征,矛头直指上海。四海商船汇集的上海滩人心惶惶。这时,《北华捷报》一篇名为《太平军逼近上海,华尔率洋枪队出征》的文章引发了人们的议论。华尔是谁?洋枪队又是谁组成的呢?
佛瑞德里克·华尔,1831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商船家庭,少年时做过船舶掮(qian二声)客,参加过战争,也当过海盗,曾是美国政府通缉的流窜犯。1859年,得知大清王朝正处于濒临土崩瓦解的边缘,29岁的投机军人华尔深信,中国正是自己飞黄腾达的地方,遂来到上海。
1860年5月,太平军解除天京之围后,乘胜挥军东下,连克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忠王李秀成率大队人马直逼上海。而此时的清廷正与英法联军交战,无暇顾及。投机分子华尔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正在清朝水师“孔夫子号”上当大副的他,经上海商会会长杨坊的引荐,受上海道台吴煦之命招募了300多名外国人,临时拼凑成了一支“洋枪队”。华尔自任统领,与太平军作战。
1860年6月,太平军攻克松江,华尔率洋枪队反攻并取得胜利。因松江既不受清军辖制,又远离租界,华尔趁机占山为王,在城内建起了自己的小王国。不久,华尔又率军攻打青浦,但这些由逃兵和流氓临时拼凑的洋兵成员复杂、组织涣散,刚战斗不久就溃不成军。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华尔又组织了两次对青浦的猛攻,结果一次比一次糟,洋枪队遭到太平军痛击,死伤无数,华尔亦受重伤。
1861年8月,钦差大臣薛焕和道台吴煦改组洋枪队,成立教练局,改招中国民兵交给华尔训练。洋枪队还得到了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柏提供的大量新式水陆武器装备,一时拥兵达五千人之多。
1862年同治元年,忠王李秀成部并力东趋,松江、上海的形势又紧张起来。两江总督曾国藩认为“上海为通商要地,自宜中外同为保护”。江苏巡抚薛焕乘机提出“借师助剿”之计,也就是:借华尔洋兵剿灭太平军。外国侵略者为保护本国在华商业利益,彻底撕下了中立的伪装,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成立上海会防局,共同向太平军宣战。
太平军逼近上海租界,华尔率领拥有1200余只来复式枪和后膛炮的洋枪队与清军在松江附近联合伏击太平军,利用武器优势取得大胜。江苏巡抚薛焕上奏清廷,同治皇帝特意赐名“常胜军”,不仅允许华尔加入中国国籍,还赐予华尔四品顶戴花翎,位为副将。
拥有了权势的华尔更加骄纵傲慢,滔滔不绝地推销自己的全面攻打太平军的计划,外国侵略者和清朝当然“全力支持”。1862年春夏之交,华尔在几次大规模攻打太平军中出尽风头,太平军不敌洋人炮火,阵地一一失守。
每次得胜后,华尔便纵容部下大肆劫掠金银珠宝,他的财富随之暴涨。为笼络洋枪队,李鸿章奏报朝廷:华尔洋枪队在几次联合攻打太平军行动中“陷阵冲锋,实为诸君之冠”。此时的华尔,俨然已是“军中骄子”。
1862年9月18日,华尔奉李鸿章之命,率军千余赶赴通商口岸宁波围困太平军。20日凌晨到达慈溪县城西门前时,被太平军的子弹击伤毙命。临死之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自己数额庞大的财产。
华尔之死对洋枪队的发展及它与清政府、外国侵略者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对 “ 常胜军” 的利用和控制, 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之间展开了竞争。华尔死后,“常胜军”由美国流浪汉白齐文接管,后因其与李鸿章发生矛盾而被解除职务。戈登接任后,率领“常胜军”继续与太平军作战一年有余,随着太平军运动接近尾声,李鸿章趁机上凑朝廷,解散“常胜军”。1864年5月30日,除600名炮兵和300多步兵拨归淮军外,其余“常胜军”全部遣散。
从1860年7月建立到1864年5月解散,这支在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与资本—帝国主义矛盾交织背景下产生的雇佣军,就此结束了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