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
近代中国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石油勘探开发。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先后建成了新疆克拉玛依、甘肃玉门和青海冷湖三个石油工业基地。但这些油田的开采量极其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发展需要。
1955年,根据李四光、潘钟祥的陆相沉积油气生成理论,国家开始组织力量对东北松辽盆地进行大规模地质勘探。历经4年的艰难寻找,终于在1959年9月传来了好消息,钻探人员在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北部黑龙江省大同镇找到了工业性油流,进而发现了高台子油田。当时正值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更名为大庆,大庆油田由此得名。
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石油部党组关于“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方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的建议,决定集中力量在大庆地区展开石油勘探和开发大会战。会战以石油部、地质部为主,农垦、机械、冶金、电力、建工、铁道、林业、商业等部提供大力支援。
当时,中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很多工程被迫下马,但中央还是特别批准在计划外拨款2亿元、几万吨钢材以及一批设备为油田开发提供保障。中央还决定从当年退伍的军人中,动员3万人参加大会战。全国各石油管理局和30余个石油厂矿、院校,共抽调几十支优秀钻井队、几千名科技人员、上万名工人共同参加。
这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开发大会战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打响的。1960年的大庆地区雨水特别多,从4月下旬到9月中旬,每隔两三天就是一个阴雨天。连绵的阴雨造成道路积水严重,车辆通行非常困难,各种设备和建筑材料无法及时运到现场。
住房也是参加会战的工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庆地处高寒地区,一年里有半年是冬天,冬季严寒,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多度。由于缺少资金和建筑材料,工人们不得不住进了废弃的牛棚、马圈,甚至是临时搭建的的地窨子、“马架子”。
食物短缺也在考验着建设者们的意志。很多人出现了营养不良,甚至患上了浮肿病。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建设者们发扬南泥湾精神,披荆斩棘,硬生生地在荒地上建起大型农业基地,苦干两年,彻底告别了粮荒。
在开发大庆油田的大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五面红旗”。王进喜发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带领1205钻井队创下了5天零4小时钻完1020米设计井深的最高纪录。
就在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准备打第二口井时,他的腿不幸被砸伤。他强忍着疼痛,继续留在井场工作。当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突然发生了井喷。怎么办?现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可是没有搅拌机,水泥发挥不了作用。在这个关键时刻,王进喜不顾腿伤,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工人们见状也纷纷跳进去,终于制服了井喷。由于王进喜带领工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干,经常不按时吃饭,被当地百姓誉为“铁人”。
到1963年底,大庆油田共计大井1178口,形成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对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大庆油田的开发,不仅为中国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而且培育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大庆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宝贵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