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的教科书”——《论持久战》
八十年前,一部5万字的著作在延安的窑洞中诞生,这篇雄文在中国大地上引起重大反响,根据地军民掀起学习高潮,国民党要员白崇禧等人大力推荐,宋庆龄促成其英文版的发行。同时这篇巨著甚至也是日军参谋本部1944年制作的侵华作战内部参考资料——《毛泽东抗日言论选集》的首选文章。时任共产党国际总书记兼管中国事务的季米特洛夫评价,“有史以来,还没有人把军事问题、战争问题说得这样透彻过,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史迪威将军称它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它就是《论持久战》。
七七事变后,日军长驱直入,大片国土沦丧,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而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又使得“速胜论”的论调高唱,为了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彻底摆脱错误抗战路线的干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与指导思想,毛泽东翻阅大量资料,结合中国的具体实情,写出了这篇雄文。在成文过程中,毛泽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甚至连炭火盆烤焦了棉鞋都未察觉。
这本“教科书”向人们宣示,抗日战争是一场胜利终将属于中国的持久战,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科学地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与过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决定胜利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兵民是胜利之本”。
“教科书”的绝妙之处在于,它集军事、政治、战略思想于一体,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指导了全国抗战,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安娜·露易斯·斯特朗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它是对军事及政治的高深的分析,是中国在抗战中所出版同类的书中最重要的著作。其思想后来在中美军事专家们之间流传。”
《论持久战》这本“教科书”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最正确、最准确的战略指导,其主要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类军事思想史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