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发端——轮船招商局
受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和国内农民战争的冲击,清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官僚开始发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之初主要是以兴办军事工业为主,企业资金来自朝廷,以官办为主,产品无偿供给军队。由于这些企业无法盈利,对于财政极度困难的清王朝来说,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就成为了洋务官僚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势下,晚清企业的官督商办模式应运而生。
1872年,针对顽固派官僚提出洋务军工企业“糜费太重”,应予停办的主张,李鸿章提出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是要“求富”,提出不仅要建造兵船,而更应建造商船,设立经营民用商业和运输企业,要建立采用大机器进行生产的煤矿、钢铁企业,创办民用企业营利赚钱。
而轮船招商局正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从“军工”转向“民用”、从“求强”深化为“求富”、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企业。
1872年10月,受李鸿章令,浙江海运委员朱其昂在上海组建了轮船招商官局。1873年1月4日,轮船招商官局以在上海和天津的三艘轮船、仓库和码头,以及一项运输20万石漕粮的专利权起步,正式开始营业。
1873年6月,买办出身的唐廷枢和徐润替代了朱其昂出任总办,唐廷枢和徐润不仅是招商局资本的经营者,更是局内资本的所有者,二人把过去经商的经验用在轮船招商局的经营上,使轮船招商局得到迅速发展。此时的轮船招商局真正进入官督商办阶段。官督商办可以概括为:官方有权,来操纵一切,并用其政治势力给以支持,商人承办,从事具体经营,从中分取利益。
招商局成立后,实力不断壮大,1873年8月,招商局“伊敦”轮开航日本神户、长崎,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1876年7月,招商局募股自办的中国第一家轮船保险公司---仁和保险公司正式宣告成立,随后又成立了济和保险公司。1879年招商局架设了从天津大沽码头到紫竹林栈房的电话线,这是中国人敷设的第一条专用电话线。
1884年,轮船招商局再次改组,由盛宣怀取代唐廷枢、徐润来管理轮船招商局,官办的色彩大大加强,然而,这次改组的结果却是使招商局逐步从缓慢发展的势头转变为步履维艰,勉强维持停滞状态,直至清王朝灭亡,也没有出现大的发展和转机。
此后的轮船招商局经历民国期间的坎坷波折,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焕发出了新生。1951年,由政府接收的招商局在内地的资产组建了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1979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组建,1985年,招商局集团正式组建,历经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位包含综合交通、特色金融、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等核心业务为内容的一家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位列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