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的摇篮:黄埔军校
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虽然领导多次武装起义,却没有革命的军队。革命党人只能通过依靠会党、民军和满清新军中的进步分子来积聚力量,为了民族、民权、民生,播撒男儿热血。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使中国再度落入黑暗的深渊,孙中山痛感没有自己的军队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1917年后,他原本寄希望于陈炯明能打造出自己梦寐以求的“革命军”,然而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这让孙中山更加意识到,依靠某一派系的军阀发动武装起义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孙中山看清了“南北军阀为一丘之貉”的形势后,他总结了多次革命的经验,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决定创办军事学校,以建立革命武装来推翻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统治。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孙中山任学校总理,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后任命周恩来为校政治部主任。在黄埔军校创办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参与其中,该校很多学员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孙中山在军校成立大会演讲时强调:“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黄埔军校学习苏联红军的建设经验,设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忠于革命事业的军事、政治人才,并以他们为骨干建立真正的革命军,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的设置上,政治课的份量甚至多于军事课,以求着重使学生们了解中国的现状、革命的目的和自己应负的使命。黄埔军校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打破地域观念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黄埔军校的国家观念在当时军阀派系林立、民族国家意识缺乏的情况下,对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来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产生了影响。黄埔军校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家勇于牺牲奉献、精诚团结的精神也成为了代表黄埔军校的“黄埔精神”。
在挽救国家与民族危亡的宗旨引领下,黄埔军校毕业生无论是在东征、北伐还是在抗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25年2月和10月,广州革命政府先后两次出兵东征广东军阀陈炯明。国民党的蒋介石负责军事指挥,共产党的周恩来则负责政治工作,黄埔军校的教导团和学生也成为了东征的重要力量,为最终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为国民革命军打败北洋军阀奠定了基础。
黄埔军校师生积极参加了1926—1927年广州国民政府举行的北伐战争,并担任军事骨干。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负责政治工作,使北伐军成为了有革命理论为指导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较强的革命武装。为了加强对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由共产党员担任各军的政治工作负责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共产党员蒋先云在河南临颖战役中任指挥,同奉系军阀作战时壮烈牺牲。以共产党员叶挺为团长、共产党员为骨干以及黄埔军校部分人员参加的第四军独立团,在战争中取得了汀泗桥战役与贺胜桥战役的胜利,它所属的第四军也被群众誉为“铁军”。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中,黄埔军校师生出身的将校数以百计,如何应钦、陈诚、张治中、戴安澜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也有不少黄埔师生出身的将领,如林彪、左权、徐向前、聂荣臻、陈赓、陶铸等。这些黄埔军校的师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同仇敌忾,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见证,也是两党诸多将帅成才的摇篮,名将辈出,威名远扬;更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