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菩萨”的“前世今生”
在“红色之乡”贵州遵义的红军山上有一尊铜像,它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位红军女卫生员正怀抱病弱孩子、专注喂药的生动情境。一年四季,铜像周围总是花团锦簇,中间的香炉则永远清香缭绕。遵义百姓称她为“红军菩萨”,其实雕像纪念的卫生员,并不是女性,而是位小伙子,名叫龙思泉。而这一雕像由“男”变“女”的背后则有着一个令人动容的真实故事。
1935年1月,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后,龙思泉随军到达遵义东南桑木垭一带,为了解除农民的疾苦,龙思泉走访村寨,为农民治病,经他诊治过的病人个个病退康复。百姓于是认定这是一位救苦救难的“红军菩萨”,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的农民,都请他诊病。
一天下午,一个穷人的孩子从十多里远的地方来到部队,请红军卫生员为他父亲看病。经部队首长批准,龙思泉跋山涉水来到病人家中,由于患者病情危急,龙思泉忙碌一晚未能及时归队。就在这时,部队执行紧急任务撤离遵义,部队首长只好写一张条子,请房东刘大爷转交龙思泉。第二天,龙思泉在追赶部队时不幸遭到伏击、壮烈牺牲。刘大爷和乡亲们悄悄把他安葬了。由于并不知道龙思泉的真实姓名,他们当时只好在坟前树了一块“红军坟”的牌子。由于“菩萨”在百姓心中常为女相,这位卫生员也被人们逐渐误传成了温柔和善的女红军医生,“红军菩萨”的传说也从此不胫而走。“这一民间传说生动地体现了当地民众对红军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钟有煌了解到“红军菩萨”传说后,于1995年,致函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提出对红军坟里卫生员“性别”的疑问,并介绍了红十三团撤离遵义时龙思泉为农民看病而未归队的情况。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调查人员通过访问这位老红军,进行当地调查考证,并经刘大爷的确认,证实这位红军就是为农民治病后失踪的二营卫生员龙思泉。
根据《红一方面军长征史事日志》一书记载,红三军团撤离遵义的时间为1935年1月19日。另外,根据原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著作中对“桑木垭红军坟”的记载及钟有煌校长著述中对龙思泉出诊时间的回忆,确认龙思泉同志牺牲的时间为1935年1月19日,年仅18岁。
2013年11月,第三军医大学先后派人赴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百色市党史馆、红七军旧址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调查龙思泉烈士生平,又赴遵义市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基本核实了龙思泉烈士的基本信息和牺牲经过。但为了尊重民意,调查员决定仍然维持烈士的铜像为女性。
从“误解女性”到“澄清身份”再到“维持现状”,烈士铜像背后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既让我们从情感上感动不已,又让我们从思想上深刻理解何为人民军队矢志不渝、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