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与俄国革命
案例文本: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俄历4月10日)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1887年6月底,列宁全家移居喀山。当年,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反对警察制度而被学校开除,并被禁止在喀山居住。
1888年,列宁回到喀山,并在那里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俄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1893年,列宁移居彼得堡,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1894年,列宁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对俄国小资产阶级民粹派的经济政治理论、特别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进行全面批判。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2月,他再次被捕入狱。1897年2月,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
1900年,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赴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然后又辗转多处,从事反政府的职业政治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他与马尔托夫合作创办了第一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报纸《火星报》,然后先后在莱比锡、伦敦出版。列宁通过发行报纸号召社会民主党人将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合并为无产阶级统一的阶级斗争,把觉醒了的无产阶级的一切力量和俄国革命者的一切力量统一成一个党,并使俄国一切生气勃勃和正直的人都倾向于这个党。
列宁明确批判伯恩斯坦的民主社会主义,提议应当设法建立一个能够领导无产阶级全部解放斗争的有严密组织纪律和坚强战斗力的职业革命家组织。列宁批评党内的“经济派”路线,认为落后群体应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即民主集中制)。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大会主席团的主席是普列汉诺夫,列宁为副主席。大会的主要议程就是通过党纲和党章。在有关党的纲领上要不要写上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章关于党员资格的问题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马尔托夫坚持效法第二国际,而罗莎·卢森堡和托洛茨基也质疑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投票表决的结果是:在党纲问题上通过了列宁的意见,写上无产阶级专政的条文,但在党员资格问题上列宁的意见被否决了。
在最后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时,由于部分反对列宁的代表退出大会,导致拥护列宁这一派代表形成多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此形成两派即多数派和少数派,俄文音译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列宁完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阶级斗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可能取得胜利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917年3月(儒略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列宁归国,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期,工、兵代表苏维埃能再造巴黎公社所创造的最高类型的民主国家,即马克思所说,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并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两个口号。
7月1日,临时政府向德国和奥匈发动进攻,结果惨败。16日,彼得格勒工、兵、革命群众上街游行,被血腥镇压。临时政府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军事基础全部崩溃,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9月,列宁提出要用武力夺取政权。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6日夜至7日晨,二十万工、兵迅速占领彼得格勒各战略要地,无条件投降的通牒遭到拒绝后,7日晚,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动总攻,旋即攻克冬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当日晚,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通过了《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苏维埃。8日,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从本国实际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将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缔造了苏俄和苏联。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在事实上向全世界被压迫群众表明了,地主和资本家的统治不会长久,劳动人民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发起革命、获得解放并创造伟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