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不摩登
作为查理·卓别林的代表作,《摩登时代》以“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为主题,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处于大萧条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真实场景。
开篇是工人作业的流水线,主人公查理每时每刻都重复着在生产流水线上拧紧六角螺帽的工作。在机械到近乎麻木的工作状态下,查理眼睛里只有一个个转瞬即过的六角螺帽。即使在休息时间,可怜的查理依然会不自觉地重复着拧螺帽的动作,以至于大街上一位有六角形纽扣的女人也惨遭查理的“毒手”。但资本家并没有就此停止对工人的压榨。为了缩短工人吃饭的时间,资本家甚至引进了喂工人吃饭的“吃饭机”。查理很不幸地成为“试用品”,甚至还被卷入机器的巨大齿轮中。忍受着精神和身体双重折磨的查理,被异化成为机器齿轮的附庸,精神逐渐失常。
之后,电影又展现了失业后查理被误认为是暴动领袖关入监狱,但他出狱时却对监狱长说,“可以多关我几天吗?我待在这里很好。”出狱后的查理更是全心策划如何重回监狱,甚至帮人顶罪。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摩登时代”工人受尽剥削与压榨的事实。在监狱中,工人们虽然暂时失去人身自由,但不会被剥夺吃饭或休息的权利,不会沦为机器的附庸,也不用担心失业、饥饿、房屋破败或无家可归的窘境。在影片的最后,查理搭救了一位流浪女子,共同走上逃亡的道路。这既是激励人们不要放弃生活,又暗示着“摩登时代”的剥削和压榨会继续下去。
这部影片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初期。由于机器的大量使用,工人被迫依附于那条窄窄的生产流水线,只有被疯狂榨取剩余价值才能生存下去。影片中的查理代表着当时成千上万的工人们,他们被异化成一个生产工具,没有人权和人性关怀可言,甚至连一台机器都不如。在机器化大生产逐渐普及的过程中,本影片充分揭露了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矛盾,把生产社会化的“摩登”现实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不摩登”的矛盾本质展现得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