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和“豆你玩”
近年来,“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词汇成为网络上流行的时髦用语。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反映了市场上大蒜、生姜、绿豆等蔬菜、农副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现实问题。每一轮农产品在接力般的涨价之后,幽默的网友们就纷纷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大晒每日账本和省钱秘笈,还创造出一系列的网络热词,比如“豆你玩”是根据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的著名相声段子《逗你玩》改编而来,还有“蒜你狠”、“姜你军”等等,形象地反映了网友们对物价上涨的无奈和调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经历了2010-2011年和2016-2017年两轮典型的农产品价格暴涨,相伴而来的则是次年四五月份的价格暴跌,而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大。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大蒜全年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1元,同比上涨88%,比2010年历史高位上涨22.9%。到了2017年5月,河南、山东等地到了大蒜丰收的季节,但蒜农却面临产量过剩、价格暴跌等意外状况。大蒜从市场均价每斤1.5元跌到了3毛。有的地方甚至白送也无人问津。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源在于种蒜的人太多了,从而造成供求失衡,大蒜的产量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
于是,大蒜就从“蒜你狠”变成了“蒜你完”。蒜价呈现大起大落的态势,这越来越让人对菜篮子产生担忧。“蒜你狠”自然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使菜篮子变得十分沉重,但“蒜你完”,也会菜贱伤农,直接导致菜农减少种植面积,让蒜价疯涨,再次出现“蒜你狠”的情况。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当农产品在涨价时,处于整个生产链条上的农民的收益往往最少,相应地,当出现大幅降价时,农民却承担着绝大部分损失,甚至血本无归。一旦某种农产品出现“价贱伤农”,必然会导致下一年种植面积减少,这又为新一轮的暴涨奠定了基础。纵观近年来的生猪、大白菜、马铃薯、苹果、西瓜等农副产品,无不演绎着这种暴跌暴涨的行情。因此,不管“蒜你狠”还是“蒜你完”,都对民众生活不利。
从根本上来看,传统的一家一户式“小生产”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分散经营的农户无法及时、充分地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只能根据上一轮行情来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盲目地“追涨杀跌”。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中介组织、龙头企业、信托网建设等多方面的作用,有效利用大数据,建立专门的数据平台,建立起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机制,通过对种植面积、产量、交易量、库存量及价格等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强化对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其根据市场需要来安排生产。按照供需关系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从而使农产品价格走出暴跌暴涨的怪圈。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控监管应当统筹兼顾,积极出台相应的调控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与保障供应相结合,既关注农民的“菜园子”,又关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切实维护菜农合理的收益和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