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熟了
“海水稻”并非生长在海水里,它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我国近代就有种植海水稻的记录。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朝鲜国内的众多农民前往东北地区避难,在沿海一些待垦的无主低洼地块开荒种稻。
借助朝鲜佃农的技术指导,我国使用屯民挖渠和下水线,叠坝形成条田,并利用辽河自然潮水位差引水,海水泡地后自然排水,然后投入粳籽发苗,人工拔草。当时水利工程简单,粳籽密度不均,管理粗放,经验不足,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缺乏脱盐、洗盐等问题,致使海水稻亩产量不到200公斤,预期效益和回报比较差强人意。20世纪60年代初,有些地区的人民公社也曾尝试种植海水稻,几乎颗粒无收。
1986年11月,毕业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的陈日胜陪同导师罗文列教授到遂溪海滩边察看红松林的生长情况。在杂草丛生的芦苇荡里,陈日胜意外发现了一株比人高、结着穗且顶头长着长长芒刺的青白色植物。剥开穗子一看,里面竟是红色的像麦又像米的颗粒。罗文列教授判断,这很可能是一株生长在海滩盐碱地里的野生水稻,是宝贵的新物种。此后,陈日胜就开始踏上了长达三十年的海水稻培育研究之路。
“海水稻”的研究试验周期非常长,单单是普选稻种,陈日胜及其研究团队就做了5年。直到1991年,他们才最终定型品系为“海稻86”,证明了海水稻具有抗鸟、抗病虫害、抗盐碱、抗旱涝、无需施肥除草和打农药的优点,是天然的有机食品。2014年9月,农业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正式公布了“海稻 86”。随后,陈日胜带领的研究团队第一次完成海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填补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让我国的海水稻研究处于世界的领跑地位,陈日胜也因此被称为“海水稻之父”。
2014年10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自给时任科技部部长的万钢写了一封信:“海水稻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建议科技部给予大力支持,尽快建立海水稻研究与利用专项课题,组织相关研究单位进行协作攻关,开展海水稻的系统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一条全新的研究途径。”2016年,我国成立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
2017年9月底,第一代海水稻正式在白泥地研发基地收割,最高亩产620.95公斤,远远超出预期,中国的海水稻终于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