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的凌辱:两次鸦片战争
案例文本:
19世纪的中国,鸦片泛滥成灾,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前往虎门销毁鸦片。虎门销烟惹怒了英帝国,使得中英矛盾迅速升级。
1840年的6月,英帝国对中国不宣而战,直到1842年8月,历时约两年的鸦片战争才得以结束。根据数据统计,在这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一共爆发了12次大小不等的战役。参战双方的战争投入比有着巨大的差异,清朝军队参战官兵数高达9至20万,使用炮火2000多门,而英国军队仅约2万人,使用的战舰27艘,轮船14艘。尽管中国清政府派出的兵力远远高于英国,但战亡人数以及战争的损失却是英帝国的40倍。血淋淋的战争教训,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侵略者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向清政府露出了狮子大开口的真实面目。
清政府不得不为本次战败付出沉重的代价,与英国签署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明确规定了,中国要给英帝国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但考虑到中国经济现状,可以作为军费分24年付清。另外,中国还要割让香港岛给英帝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等等。此时的中国就像砧板上的鱼肉,任英国人宰割,无法动弹,英帝国还要求参与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制定,并享有领事裁判权,没有了中国法律的约束,英国殖民者在中国更加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让中国陷入如此被动局面的英帝国,在《南京条约》中尝尽了种种甜头,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利益,竟然在获得俄国和美国的支持下,联合法国再次入侵中国,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城内硝烟弥漫,炮声连天,老百姓们更是流离失所,叫苦连天。动荡不安的局势,让咸丰皇帝惊慌失措,不得不带兵逃往承德,连命都快保不住的清兵,更是无暇兼顾其他。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有五千二百余亩,建筑面积高达16万平方米,素有“万园之园”之称。圆明园内的珍奇瑰宝数不胜数,价值连城,清军根本无法抵挡这一个个贪婪如命的侵略者迈向圆明园的步伐,杀、伤、抢、劫、掠的悲剧在圆明园内一幕紧接着一幕地上演着。根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内被掠夺的文物数量高达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轮番的洗劫过后,他们竟然开始火烧圆明园。圆明园的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都葬身火海。圆明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毁坏,而中国的再次战败更是燃起了西方帝国侵华的狼子野心。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被迫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一系列的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性,各项巨额赔款更是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此时的中国满目疮痍,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正等待着社会各阶层的爱国志士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