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的“山药蛋派”
案例文本:
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主要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马烽的《吕梁英雄传》《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孙谦的《伤疤的故事》等等。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取材于农村,充满山西的乡音土调,被文艺界目为“火花派”或“山西派”,又谐谑呼之曰“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推进密切相关。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革命战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海内外许多知识分子和作家纷纷来到延安,创作出了诸如《黄河大合唱》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从城市来到根据地的作家,一般存在不熟悉工农兵生活,不懂他们的语言;作家所运用的文学形式与工农兵群众在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上有隔阂等。
为此,1942年5月,毛泽东和凯丰联名邀请在延安的作家、艺术家举行座谈会,应邀出席者约百人。
在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学习问题。他特别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阐述了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理,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文艺座谈会后,根据地作家在文艺整风中普遍受到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思想教育,他们积极深入工农兵,表现工农兵,创作题材发生很大变化。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山药蛋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40年代的晋冀鲁豫边区和晋绥边区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翻身农民逐渐成为自己生活和命运的主人,而且成为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成为知识分子崇敬与热爱的对象。知识分子开始向农民学习,挖掘其身上的可爱之处,此时农民大众成为作家创作服务的对象。“山药蛋派”的作家们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情感,进入晋绥抗日根据地,一往情深地写出了翻身农民喜爱的“山药蛋”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