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学大庆
大庆,一个让人骄傲的名字;大庆,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她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大庆,一面让人感动的旗帜,她展示了中华儿女“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
旧中国的石油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原油产量极低。1949年,全国原油产量仅12万吨,总共只有8台浅井钻机、40多名石油技术人员。外国石油公司垄断了中国的石油市场。
1953年,毛泽东对地质部长李四光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1958年,地质部和石油部在李四光的地质理论指导下,把石油勘探重点转移到被外国专家判定为“无原油”的东部地区,在东北、华北等几个大盆地展开了区域勘探。1959年9月6日,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岩中发现工业性油流,时值国庆10周年之际,这块油田因此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0年由地质勘探到石油开采,大庆人上演了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会战。大庆石油会战开始之时,正值我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主观方面,几年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理解片面,实际工作中提出了一些过高、过急、不切实际的要求,违背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给生产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客观方面,1959年至1961年连续三年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加之苏联方面背信弃义,撤退专家,撕毁合同,停止援助计划,又大大加重了国家的经济困难。
1960年5月,在余秋里、康世恩等的领导下,石油工业部集中全国30多个石油厂矿、院校的4万名职工,调集7万多吨器材设备,来到了茫茫的大草原。几万人包括几千名工程技术人员,以“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拼搏奋斗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生产困难。1963年底,经过三年多的奋战,位于东北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完成探明和建设,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学习、传承大庆油田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四条:第一把毛泽东思想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大庆人通过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靠“两论起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第二自始至终地坚持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高度革命精神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技术革命和勤俭的原则。第三认真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培养“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良好作风。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第四大搞技术练兵;大搞增产节约;充分发扬政治、生产技术和经济民主;领导干部亲临生产前线;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年轻干部,等等。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其他部门学习大庆油田的经验。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鼓起劲来,所以,要学解放军、学大庆。”此后,“工业学大庆”的口号在全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