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案例文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近年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状态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推动着经济增长转向常态化的中高速阶段。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此后又在多次讲话中对“新常态”作了重要论述。如今“新常态”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常态”?
确切地说,经济新常态是对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及运行状态的科学研判。在2014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了“新常态”的三大特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讲话原稿))。概括起来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随后,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进入新常态”作出系统阐释,指出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等九大“新常态”趋势性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次会议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确定了行动指南。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推行以需求侧管理为主导的政策体系,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矛盾和问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表现得更加突出。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来自供给侧不合理的结构,而非供给总量。在“新常态”下,进行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转变。
在转变的同时,还有四个没有变,2015年5月17日,在长春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十八大以来,随着各项政策的发布。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极大成效。进入2017年以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据统计,1月至4月,全国新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煤炭产能6897万吨;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7.2%,降幅比3月末扩大0.8个百分点;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5元,同比减少0.15元;1月至4月,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水利管理业等短板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0.4%、28.4%、16.1%,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由此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实践和任务推进成效显著。
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持续演进的过程,对于当前以及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