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中国经济的新“试验田”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这样评价它:这是中国新领导人的一项“顶层设计”。美国《纽约时报》评论道:这里将成为放松资本管制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桥头堡。日本媒体则断言:试验区将试行人民币交易等金融自由化措施,吸引海外投资,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原动力……
引起海内外诸多媒体集体围观的,正是2013年9月29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位于上海浦东的自贸区面积达120.72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共计七个区域。
上海自贸区,顾名思义,就是指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该试验区成立时,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举措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与此同时,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
对企业来说,自贸区的成立,使注册公司不需承担资本,注册公司资金门槛降低;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分期缴纳税收,自由贸易区的企业会员之间有业务往来无须缴税,但有税务监管;通过放松管制,加快了货物进出、人员往来、资金流动、信息传递。相对比"境内关内",这种"境内关外"无疑能够更大限度地减少贸易成本,促进企业的贸易与交流。
上海自贸区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提供了衣食住行上的便捷。比如,在自贸区可以买到比市场上便宜10%-30%的进口商品,第一时间享受进口海鲜、可以购买比4S店便宜的平行进口汽车。未来还能享受外资医院、旅行社、境外理财等等服务。
上海自贸区的另一个亮点不得不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关键内容。它更好地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没实施负面清单前,凡是政府没有规定不能做的,也不一定就可以做,并且还得过重重审批这一关。有了负面清单后,凡不在清单以内,只需要备案而不用审批,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所以说,自贸区带来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这将使中国政府成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这项重大改革是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提升软实力。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