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一方面,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另一方面,人类对能源的耗费也远远超过以前。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使用,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致使全球气候发生深刻变化,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影响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恶化。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3月31日面向全球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节能公益活动。活动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倡议发出后很快在全球引发强烈反响。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
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有“中国电谷”之称的保定市,保定是内地首个官方宣布加入该活动的城市。除此之外,得到WWF官方确认参与活动的中国地区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大连、南京、南昌、杭州、长沙、长春、香港、澳门、台北等城市。2009年3月27日晚20:30至21:30,上述城市共同行动,熄灯一小时。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共同为地球的明天做出贡献。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将不仅仅局限于熄灯一小时和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在倡导家庭、办公室、政府建筑和标志性景观熄灯一小时的同时,“地球一小时”还将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的环保行动。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再次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当日,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
2017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意为“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发表视频宣布,联合国纽约总部及世界各地的办事处届时也将熄灯,展示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坚定支持。他更呼吁全球民众在3月25日当地时间晚8点30分一同加入关灯行动,“透过黑暗,我们能创造一个包容与可持续的世界!”
“地球一小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节省电,而是为 了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养成环保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