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过,新中国在成立初期,面临的是饱经战火、一穷二白的局面,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很低。毛泽东在1954年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科学表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6年的5.4万元。这说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发生了新的阶段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人民群众又期盼着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主要因素。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