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争——2003年非典阻击战
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戴上口罩,是在2003年。这年春天,一种被称作SARS的非典型性肺炎让整个国家弥漫着紧张气氛。
2002年12月,广东顺德首发病例,随后,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人员感染后相继死亡。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致命的非典病毒在短短3个月内,迅速向全国蔓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共造成919人死亡,病死率近11%。其中,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 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毫无疑问,中华大地是这场疾病肆虐的重灾区。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抗非典、同心协力渡难关的英雄壮歌。
2003年4月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东方古国正式打响,中国进入了全民抗击非典的紧急状态。疫情发生初期,由于缺乏对疫情严重性的认识,指挥不统一、信息渠道不畅通,防治工作在一段时间内显得很被动。为了赢得抗击非典的胜利,党中央和国务院当机立断,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进行问责、调整。4月2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全国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担任总指挥并兼任卫生部长。同时,会议要求政府行为增强公开性,提高透明度,说真话,讲实情,及时公告疫情信息,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如实、及时地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
在党中央的有力领导下,从医院到社区,全国一体化的非典疫情报送系统和指挥系统迅速建立;从城市到农村,各地严格进行自我保护、防止本地区疫情向周围扩散;中央财政增加专项资金,用于中西部省、市(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的资金达到29亿元;4月,非典被列为法定传染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严格管控;5月,《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紧急出台,我国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为后来从容应对禽流感提供了制度保障。
彼时,全国上下一心,出现了空前的团结和斗志。“万众一心抗非典”成为中华民族最真实的精神写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和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广大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和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前仆后继奋战在抗击病毒、抢救人民群众生命的第一线。人们含泪记住了舍生忘死、牺牲殉职的白衣战士。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展现出迎难而上的魄力和无畏的勇气。
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撤销粤港地区的旅游警告,广州各大旅行社全面复工;6月24日,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中国终于迎来了抗击非典的伟大胜利。
2003年春夏爆发的严重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即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这导致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社会缺乏对于大规模的社会危机尤其是公共健康和安全危机的应急机制。非典阻击战之后,重大信息披露和应急机制建设成了政府的必修课;原本经费紧缺、反应迟缓的卫生防疫体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
2003年7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面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经验时,第一次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表述来概括正在探索中的“科学发展观”。
2003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新一届领导通过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疾病,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注意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跤的。
从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2003年,历经抗击非典一役,中国更加坚定地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