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
提起取暖,现在年轻人们想到的多是暖气、空调,但在绝大多数老上海人的印象中,“煤球炉”是整个冬天不可复制的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解决全市居民100万只煤饼炉子的用煤需求,上海市6家煤球厂千方百计从产煤区调进燃煤,加工成球状或蜂窝状应市。上海市居民生活用煤的年消耗量曾经高达100多万吨。但煤球燃烧不充分,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排放的气体又严重污染环境,并且夜间取暖又极易造成安全隐患。深处内陆的西部地区,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由于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落后又限制了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改善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中、东部地区群众生活对天然气的迫切需要,国务院于2000年8月23日批准西气东输工程项目立项。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规划中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1月1日正式向上海供气,同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至年底实现全线商业运营。二线工程于2009年开工,2012年12月30日全部建成投产。2014年8月25日西气东输三线实现全线贯通。
“西气东输”工程大大加快了中西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沿线居民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年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仅西气东输一线工程项目每年就为新疆增加了1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西气东输还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原始创新,直接带动了国内冶金、加工制造、工程施工等行业的技术升级。X70、X80钢研制、直径1016和1219毫米、承压10兆帕和12兆帕的钢管制造与现场施工焊接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不仅让老百姓免去了烧煤、烧柴和换煤气罐的麻烦,而且对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仅以一、二线工程每年输送的天然气量计算,就可以少烧燃煤1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6万吨。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为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缓解了西部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沿途经济的发展。同时极大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压力,优化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了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有重大意义。
“西气东输”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