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平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区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腹地广阔,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把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发展手段,不论对长三角还是中国经济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民间呼声和自发行动由来已久,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长三角一体化从区域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成效明显,具备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条件。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为指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和规划、政策制定依据。根据《纲要》,长三角一体化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构成中国空间未来经济发展新格局。
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开发、开放,长江流域活跃起来了,各地区各行业都在积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努力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共识推向落实。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涉及空间、市场、产业、创新、交通、信息、贸易、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通过整合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行业的优势资源,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各地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板块一体化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到2035年,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将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