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民间

胡燕

目录

  • 1 课程简介
    • 1.1 课程宣传片
    • 1.2 课程介绍
  • 2 至美致用的神器--宜兴紫砂
    • 2.1 课程视频
    • 2.2 宜兴紫砂课件
    • 2.3 内涵:紫韵砂心
    • 2.4 起源:陶朱富贵
    • 2.5 发展:兼采众家
    • 2.6 分类:有骨有肉
    • 2.7 审美:虚实相生
    • 2.8 延伸:延泽万物
    • 2.9 拓展资料
    • 2.10 紫砂思维导图
    • 2.11 章节测验
  • 3 影视的鼻祖--皮影
    • 3.1 课程视频
    • 3.2 皮影课件
    • 3.3 内涵:艺曲相容
    • 3.4 起源:倾国倾城
    • 3.5 发展:涅槃重生
    • 3.6 分类:流派纷呈
    • 3.7 审美:栩栩如生
    • 3.8 延伸:精雕细刻
    • 3.9 拓展资料
    • 3.10 皮影思维导图
    • 3.11 章节测验
  • 4 从远古走来的艺术--杂技
    • 4.1 课程视频
    • 4.2 杂技课件
    • 4.3 内涵:杂而有技
    • 4.4 起源:飞去来器
    • 4.5 发展:方士艺人
    • 4.6 分类:人体道具
    • 4.7 审美:险难奇谐
    • 4.8 延伸:工艺魔术
    • 4.9 拓展资料
    • 4.10 杂技思维导图
    • 4.11 章节测验
  • 5 三千年的传奇--木偶
    • 5.1 课程视频
    • 5.2 木偶课件
    • 5.3 内涵:唱念舞演
    • 5.4 起源:俑为前身
    • 5.5 发展:包容并蓄
    • 5.6 分类:形态各异
    • 5.7 审美:看头说话
    • 5.8 延伸:海纳百川
    • 5.9 拓展资料
    • 5.10 木偶思维导图
    • 5.11 章节测验
  • 6 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民间玩具
    • 6.1 课程视频
    • 6.2 民间玩具课件
    • 6.3 内涵:游乐有道
    • 6.4 起源:泥石为基
    • 6.5 发展:循序渐进
    • 6.6 分类:百花齐放
    • 6.7 审美:大俗大雅
    • 6.8 延伸:趣味横生
    • 6.9 拓展资料
    • 6.10 章节测验
    • 6.11 民间玩具思维导图
  • 7 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
    • 7.1 课程视频
    • 7.2 苏州评弹课件
    • 7.3 内涵:吴语说唱
    • 7.4 起源:始于南宋
    • 7.5 发展:由苏入沪
    • 7.6 分类:流派纷呈
    • 7.7 审美:灵动细腻
    • 7.8 延伸:雅致艺术
    • 7.9 拓展资料
    • 7.10 苏州评弹思维导图
    • 7.11 章节测验
  • 8 一心一意--中国结
    • 8.1 课程视频
    • 8.2 中国结课件
    • 8.3 内涵:千千心结
    • 8.4 起源:结绳记事
    • 8.5 发展:推陈出新
    • 8.6 分类:名副其实
    • 8.7 审美:型彩形意
    • 8.8 延伸:衣食住行
    • 8.9 拓展资料
    • 8.10 中国结思维导图
    • 8.11 章节测验
  • 9 人文历史的百科全书--剪纸
    • 9.1 课程视频
    • 9.2 剪纸课件
    • 9.3 内涵:森罗万象
    • 9.4 起源:剪桐封弟
    • 9.5 发展:日新月异
    • 9.6 分类:千姿百态
    • 9.7 审美:纸感刀味
    • 9.8 延伸:文化使者
    • 9.9 拓展资料
    • 9.10 剪纸思维导图
    • 9.11 章节测验
  • 10 民间艺术的文化辞典--年画
    • 10.1 课程视频
    • 10.2 年画课件
    • 10.3 内涵:民俗缩影
    • 10.4 起源:传说崇拜
    • 10.5 发展:与时俱进
    • 10.6 分类:双四齐驱
    • 10.7 审美:雅俗共赏
    • 10.8 延伸:薪火相传
    • 10.9 拓展资料
    • 10.10 年画思维导图
    • 10.11 章节测验
延伸:精雕细刻

皮影和动画

皮影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与表现:

1.皮影的人物造型设计

中国早期的动画片《葫芦娃》中,葫芦七兄弟的造型就是皮影人物造型设计的缩影。七兄弟的造型精细秀丽,区别于真实的人物比例,体型上头比较大,约占身体比例的五分之一,身子上窄下宽,手臂过膝而下,脸形为圆额头、直鼻梁、浓眉大眼,造型古朴,与皮影人物的古朴艺术造型大同小异。

 

https://www.jianshu.com/

 

http://mini.eastday.com/

2.皮影的声音元素

在皮影戏中,表演操作者不仅仅操作影人,嘴上还要说、唱、念,脚下还要踩动锣鼓,营造气氛。在动画制作中,应用皮影戏声音元素的灵感,使得动画作品锦上添花。

3.皮影的表现形式

以前,在完成以皮影为题材的动画的时候,要遵循皮影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传统风格,如戏曲化特点显著,民族气息浓厚,人物造型古朴典雅。

现在,我们在制作动画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表现人物,造型进一步夸张简练,凸显人物形象。动画色彩使用大胆、夸张、不拘泥,将皮影戏的的色彩魅力与动画有机的结合,来丰富装饰色彩,达到美观、新颖的效果。

 

http://my.qqwangming.org/

皮影和摇滚

 

http://ent.ifeng.com/a/20151206/42539214_0.shtml

东方卫视《中国之星》第三期的比赛现场,谭维维演唱了一首震撼全场的原创摇滚《给你一点颜色》。这首歌是传统皮影华阴老腔和摇滚的结合,高亢且充满力量的女嗓搭配老腔艺术家们的独特唱腔,以及传统乐器与电音吉他的碰撞,让现场爆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搭美。谭维维的“老腔一声吼”吼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原始的律动、最为野性的表达,并让无数人为之抚掌,为之动容。

皮影和电影

电影《活着》是张艺谋导演1994年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通过福贵一家人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所遭遇的人生的种种不幸,表现了普通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皮影作为一个道具符号,始终贯穿影片。

皮影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现世的隐喻。皮影是人类的玩偶,人类也是命运的玩偶。影片中的人,无一不是受命运操纵的。莎士比亚有一句话:“这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人人有上台的时候,也有下台的时候。”当我们与现实抗争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选择活着,就像小说的“自序”中写道的那样:“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在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

 

皮影和摄影

 

《红楼梦》——大观园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

 

《西游记》——西天取经

 

《水浒传》——武松打虎

 

《封神榜》——出征台·武王伐纣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白蛇传》——西湖、断桥、雷峰塔

 

《嫦娥奔月》——广寒宫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聊斋异志》——鬼怪

 

《八仙过海》——八仙过海

 

《昭君出塞》——蕃兵迎接王昭君

 

《孟姜女哭长城》——哭倒长城

 

《岳母刺字》

 

《隋唐英雄传》——隋唐五虎

 

《梁祝》——化蝶

图片来自:

http://zsjy.hbue.edu.cn/zsjy/jsw/html/news/NewsView.aspx?news_id=20130307082214000001039066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