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木偶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杖头木偶
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各派长、短不同,手杆与手、肘相接。“内操纵”者多演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外操纵”多弯把式命杆,负担减轻,表现力增加;纸制偶头转向灵巧,便于控制,机关多样,动作丰富;因手杆在外,身体塑形自由,整体感增强,突破了传统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与时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断更新(木-塑料-树脂),手杆逐渐由钢丝替代,“打脚”也出现了“横飞燕”、“大跳”等舞蹈动作。这对剧目的开拓、表演的发展、观众的发掘,意义重大。时至今日,杖头木偶声势依然。
成都文汇 http://www.cdwenyi.com/detail.php?cid=74&id=2500
(二)提线木偶
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演员拉动丝线以操纵木偶的动作,也叫悬丝木偶。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1米的提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15/07/9764772_211261932.shtml
(三)铁枝木偶
流传于粤东、闽西,据说源自皮影戏,潮汕人称“纸影戏”。木偶高33~50厘米,彩塑泥头,桐木躯干,纸手木足;操纵杆俗称“铁枝”,一主二侧,铁丝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于木偶后操纵,形象规整,结构独特。
http://www.xijucn.com/piyingxi/20160621/79666.html
(四)布袋木偶
又称“掌中木偶”,演员的手掌伸入布内袋作为偶人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偶人作各种动作,偶人双脚可用另一手拨动,或任其自然摆动。布袋木偶剧目丰富,传统、现代、神话、童话,题材众多。
http://c.show160.com/content161462.html
(五)药发木偶
药发木偶源于宋代的一项烟花杂技,是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的传统手工技艺,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研究人员考证以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浙江泰顺民间的放花木偶就是药发木偶。清朝中叶从福建传入,至今完整的保留起制作和表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