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殷商时代
殷商时代,是我国巫文化的繁盛期,年头岁尾,先民喜好祭神、祭祖,形成了一系列的年俗活动,周人将长方形的桃木板绘上神荼、郁垒两门神的画像,悬挂在大门两旁,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即"桃符"。《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畏之。"桃符是年画的前身。
桃符(新浪网)
(二)隋唐时期
隋唐时,年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门画题材中增加了仕女等世俗形象和药叉等佛教形象。
仕女年画(7788收藏网)
(三)宋代
北宋时期,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开始印卖木刻年画,题材上也大为扩展,如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
年画变成“年话”是在宋代。当时,宋徽宗扩建“翰林图画院”,时逢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从中也可看出年画已相当盛行。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四美图(POCO摄影网)
(四)元代
到了元代,汉族文化一度低落,庆幸的是,此时出现的一种叫做《九九消寒图》的历画,为后世所沿袭。
九九消寒图(百度百科)
(五)明代
到了明代,小说、戏曲插图的勃兴对年画的发展有很大促进,短版拱花技艺的发明,使年画的印制更为丰富多彩。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木版年画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
杨柳青木版年画(图行天下网)
(六)清代
清代,年画进人鼎盛期。康、乾年间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为年画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俗小说的风行,又为大量的年画作坊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清初年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题材多,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西方明暗透视技法在年画创作中得到应用,有的作品在画面上还刻印上了“仿泰西笔意”等字样,年画也因此成为清代西风东渐的一个窗口。
戏曲年画(全景网)
(七)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年画的农村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传统年画逐渐式微。
(八)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在解放区出现了以民间年画的形式表现革命内容的新年画,它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鼓舞了军民士气,打击了敌人。
抗战年画(河北网)
(九)建国以后
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