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点认为:产品是指具有某种一定物质形态和用途的物体,如手表、照相机及洗发水。
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产品是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它可以是有形的商品,如手机和电脑;服务,如电影和美容;也可以是创意,如企业咨询和市场策划。
“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工厂能生产什么产品,而在于其产品能提供的附加利益(如包装、服务、广告、顾客咨询、购买信贷和交货以及人们以价值来衡量的一切东西)。”
——美国市场学家西奥多.李维特
市场营销的观点认为,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不单是为了取得一件有形的,可以使用的物体,而且是为了取得实际利益和满足需要。例如,消费者购买一件外套,不仅为了保暖,还希望这件衣服给他(或她)带来舒适、美观、高档名牌等的心理上的满足。因此,顾客不但要挑选衣服的质地、款式、颜色等,还要考虑衣服的档次和商标。此外,对有些产品特别是耐用品,还希望卖方提供售前售后服务。由此可见,市场营销学所说的产品,是指通过交换,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能满足某种需求的物质产品和与此相关的非物质形式的服务的总和。对于产品整体概念的层次,学术界曾用三个层次来表述产品的整体概念,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产品整体概念的三个基本层次如图所示:
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
形式产品是核心产品的载体,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形象。
附加产品,是指顾客在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质量保证、安装维修、销售服务、技术咨询和说明书等。
根据其耐用性和是否有形可分为非耐用品、耐用品和服务三大类。
1.非耐用品。非耐用品属于有形产品,一般是指有一种或多种消费用途的低值易耗品,如啤酒、肥皂和食盐等。由于这些产品具有消耗时间短、购买频率高等特点,因而应采取的营销策略是:尽其所能增加销售网点,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购买;采取薄利多销方式,防止价格过高;通过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购买,培养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偏好。
2.耐用品。耐用品也属于有形产品,一般是指使用年限较长、价值较高的有形产品。这种产品通常有多种用途,如冰箱、彩电、洗衣机和轿车都属于耐用品,通常需要大量采用个人推销和服务。一经出售便可获得较高的利润,而且需要销售者提供较多的优质服务和保证条件。
3.服务。服务是为了销售而提供的活动、利益和满足。如安装、调试、理发、修理等。服务与产品不可分割,并且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因此,它一般需要更多的质量控制,要求有供应商的信誉作保证,并且具备相当程度的适用性。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可将消费品区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品。
1.便利品是指消费者频繁购买或随时随地购买,并在购买前不进行比较的产品;这类商品包括烟草制品、肥皂和报纸等。便利品可进一步分为日用品、冲动品和救急品。
2.选购品是指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对产品的适用性、质量、价格和式样等基本方面做出特征比较,然后采取购买行为的产品。这类产品包括家具、服装、旧汽车和较大的器械等。
3.特殊品是指特征和品牌标记都较为独特的产品。对这些产品,有相当多的消费者一般都愿意做出特殊的购买努力。例如,各种特殊品牌和特殊式样的汽车、立体音响、摄影器材等。
4.非渴求品是指消费者不了解或者即便了解也不想购买的产品。传统的非渴求品包括人寿保险、墓地、墓碑和百科全书等;有些新产品,如烟尘检测仪和食品加工机也属于非渴求品。
按照工业品进入生产过程的方式和相对价值,可将其分为三类:材料与部件、资本品项目以及供应品与服务。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某种产品从投放市场开始到退出市场为止的整个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主要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市场销量或销售额来衡量的。请主要理解产品生命周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描述,是指产品某个具体品种的生命周期,也不同于产品使用寿命。
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
投入期—年销售增长率<10%
成长期—年销售增长率>10%
成熟期—0.1%<年销售增长率<10%
衰退期—年销售增长率<0.1%或为负值
各期可以采取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