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课件
在建工程概述
在建工程是指企业固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在建工程通常有“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自营在建工程指企业自行购买工程用料、自行施工并进行管理的工程;出包在建工程是指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由其它工程队或单位承包建造的工程。
在建工程的核算
(一)科目设置
“在建工程”科目属于资产类,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借方登记在建工程发生的各项成本,贷方登记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该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该科目通常按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主要业务的账务处理
1.外购固定资产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其成本,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如果安装的固定资产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即生产经营用动产,在安装过程中领用材料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原材料”;领用企业产品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库存商品”。
例4-1:2009年2月3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 000元,增值税为34 000元,支付运输费10 000元,支付安装费30 0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入进行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2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000
贷:银行存款 244 000
(2)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210 000+30 000=24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240 000
贷:在建工程 240 000
例4-2:2009年2月1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50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 000元,支付运输费2 500元,款项已经通过银行支付。安装设备时,领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价值30 000元,购进该批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 100元;领用本公司库存商品一批,价值10 000元,成本5 000元。增值税率17%;支付安装工人工资为4 9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输费
借:在建工程 502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7 500
(2)领用公司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30 000
贷:原材料 30 000
(3)领用库存商品;
借:在建工程 5 000
贷:库存商品 5 000
(4)支付安装工人工资;
借:在建工程 4 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 900
(5)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542 400
贷:在建工程 542 400
2.建造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在核算时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固定资产”。
(1)自营工程
自营工程是指企业自行组织工程物资采购、组织施工人员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购入工程物资时,借记“工程物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领用工程物资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
在建工程(假设不属于生产用动产)领用本企业原材料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科目。
在建工程(假设不属于生产用动产)领用本企业商品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自营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分配工程人员工资等),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自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2)出包工程
如果企业建造固定资产采用了出包方式,企业支付给建造商的工程价款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4-3:某企业自建办公楼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50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85 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一批,实际成本为80 000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00 000元,支付的其他费用30 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5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5 000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585 000
贷:工程物资 585 000
(3)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确定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借:在建工程 97 000
贷:库存商品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4)分配工程人员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1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000
(5)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30 000
贷:银行存款等 30 000
(6)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成本为:585 000+97 000+100 000+30 000=812 000(元)
借:固定资产 812 000
贷:在建工程 812 000
例4-4:某企业将一幢厂房的建造工程出包给丙公司承建,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丙公司结算进度款600 000元,工程完工后,收到丙公司有关工程结算单据,补付工程款400 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丙公司结算进度款时
借:在建工程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600 000
(2)补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 000
(3)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1 000 000
贷:在建工程 1 000 000
任务设计
凯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2005年1月,该公司因生产需要,决定自营建造一间材料仓库,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业务1:2005年1月5日,购入工程用专项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万元,增值税额3.4万元,该批专项物资验收入库,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业务2:2005年1月8日,领用上述专项物资用于仓库建设,取得领料单。
业务3:2005年1月20日,领用本单位生产的水泥一批用于工程建设,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水泥成本为2万元,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3万元。
业务4:2005年1月21日,领用本单位外购原材料一批用于工程建设,取得领料单,该批材料实际成本为1万元,应负担的增值税额为0.17万元。
业务5:2005年1月至3月,根据工资分配表计算,应付工程人员工资2万元;;另外,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0.92万元。
业务6:2005年3月31日,该仓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业务7:2005年4月30日,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计提本月仓库折旧。(以后每月账务处理相同,略。)
业务8:2009年12月31日,该仓库遭遇火灾,残料估计价值5万元,验收入库,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2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的应赔偿损失为7万元,尚未收到赔偿。
工作过程
第一步:分析上述经济业务,判断各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要素项目的增减变动,确定应记录的科目。以业务1为例:这项经济是外购工程物资的业务,该业务的发生使得银行存款减少,工程物资增加,所以,应在 “工程物资”、和“银行存款”科目中进行登记。
第二步: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根据固定资产计量方法的要求,确定各科目应记录的金额。以业务1为例:该项经济业务按实际成本计量,“工程物资”科目借方应计金额23.4万元,“银行存款”科目贷方应计金额23.4万元。
第三步:编制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分录以万元为单位)
业务1:2005年1月5日
借:工程物资 23.4
贷:银行存款 23.4
业务2:2005年1月8日
借:在建工程 23.4
贷:工程物资 23.4
业务3:2005年1月20日
借:在建工程 2.51
贷:库存商品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51
业务4:2005年1月21日
借:在建工程 1.17
贷:原材料 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0.17
业务5:2005年3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2.92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银行存款 0.92
业务6:2005年3月31日
借:固定资产 30
贷:在建工程 30
业务7:2005年4月30日
借:管理费用 0.12
贷:累计折旧 0.12
业务8:2009年12月31日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16
累计折旧 6.84
贷:固定资产 30
借:原材料 5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贷:银行存款 2
借:其他应收款 7
贷:固定资产清理 7
借:营业外支出 13.16
贷:固定资产清理 13.16
业务流程
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的有关业务,不同企业的处理流程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流程应该是类似的。在子情境1中,已经简单介绍了购买固定资产等业务的一般流程,所以现将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业务的一般流程归纳如下。
内部管理制度
(一)固定资产会计岗位职责
固定资产会计岗位职责简述如下。
1.按制度规定,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的配置情况,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订固定资产目录。
2.依照制度规定,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组织填制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按取得固定资产的不同来源,正确计算和确定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时计价入账。
4.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明细核算凭证传递手续,加强固定资产增减的日常核算与监督。
5.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时提取折旧;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做到不错、不漏。
6.负责对在建工程的预决算管理。
7.负责对各种无形资产进行计价、核算,正确处理无形资产的转让和投资,并按规定确定各种无形资产的摊销期。
8.对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要分别按有偿转让、报废、毁损等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9.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的报批程序,办理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审批手续,经批准后办理转销的账务处理。
10.经常了解主要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运用有关核算资料分析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向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或建议。
(二)固定资产会计岗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1.职务分离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固定资产业务需要加以分离的不相容职务主要有:
(1)固定资产使用与资产采购、单位内部建筑或建设部门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2)固定资产请购或建造审批与请购或建造提出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3)固定资产预算的复核审批与资本预算编制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4)固定资产验收与采购或承建、款项支付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5)固定资产使用或保管与资产记录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6)固定资产盘查应保证有独立于使用、保管及进行账务记录的人员来进行。
(7)固定资产报废审批与资产报废通知单编制人员的职务相分离。
2.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组织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3.授权批准制度
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4.固定资产使用制度
企业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授权具体部门或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与维修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固定资产移动应当得到授权。
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率等折旧政策,并制定和实施固定资产目录制度。
折旧政策一经确定,除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情况以外,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5.职责分工制度
即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有利于防止舞弊。
6.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制度,确定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相关内容,确保固定资产合理利用。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投资转出、报废、出售等,均要有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
7.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
单位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注意查询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处理情况。
8.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固定资产应有严密的维护保养制度,以防止其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9.固定资产的保险制度
固定资产在单位的生产和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具有数量少、价值高的特点,固定资产的失窃、意外毁损等原因必然会给单位带来重大的损失,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偶然性因素的不可控性,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的保险制度。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投保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