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
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是1933年初中共中央从上海迁至江西瑞金后的地址,位于瑞金下肖村。
1932年12月27日,共产国际远东局格伯特在上海致电共产国际负责人皮亚特尼茨基,提出了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将要讨论决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人选。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由13名委员和5名候补委员组成,即:博古、张闻天、康生、陈云、黄平、周恩来、任弼时、项英、邓发、毛泽东、王云程、王明、张国焘。书记处由博古、张闻天、陈云、周恩来、任弼时5人组成。书记由博古、周恩来、项英担任。对于5名候补委员,电文没有明示。
由于叛徒告密,中共临时中央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难以继续在上海立足的情况的下,请示共产国际后,决定中央机关迁入中央苏区。1933年1月,博古、张闻天、陈云等离开上海。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临时中央政治局总负责人博古和张闻天化装成商人,在中央交通局的的安排和护送下,由上海出发,乘船绕道广东,经汕头、大埔前往中央苏区,于1月中旬抵达瑞金。
博古到达瑞金后,随即组织进入瑞金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和原在苏区的中共中央局成员开会。会议决定成立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推选博古为总负责人。中共中央局对内仍称中共“临时中央”,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新的中共中央局成立后,原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并未宣布撤销,对外仍以中共苏区中央局名义行文。但从此以后,中共临时中央直接领导中央苏区的工作,新的中共中央局实际上就是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在中央苏区的领导机构。
从1933年开始6月开始,中共中央局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就领导苏区军民,着手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的工作,193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五次“围剿”与我们党的任务决议》,号召全苏区人民积极参加革命战争,保卫苏维埃政权。8月15日,又发表《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告全国人民书》,号召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支援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瑞金沙洲坝乡大埠村一幢清代寺庙中召开。全会由中共中央局负责领导,博古主持。1934年1月18日,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五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五中全会关于白色区域中经济斗争与工会工作的决议》、《五中全会给二次全苏大会党团的指令》三个文件。全会改选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陈云、王明、康生、任弼时、张国焘、毛泽东、顾作霖11人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朱德、刘少奇、王稼祥、关向应、邓发、何克全、李竹声7人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会设立了中央书记处,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陈云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博古为中央书记处总负责人。
193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迁驻云石山。1961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