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群众自己的银行——苏维埃国家银行
在江西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有一栋只有两个小厅三个房间的砖木结构二层普通民房,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这家于1932年2月1日成立的国家银行见证了我国人民金融事业的开端。
国家银行成立以后,各地区的分行也随之建立起来,同时各个革命根据地在此前后所设立的工农银行,也都归并于国家银行。革命根据地育了自己的以国家银行一一中央工农银行为主干的划一的银行系统了。
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市面上流通的货币相当复杂,有各地的土钞、杂钞,地方军阀发行的不兑现纸币,还有各种银元、银角和铜元。复杂的货币流通,使商品交换发生困难,也影响了人民经济生活的安定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给革命的需要和红军的给养供应,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发行货币,统一币制,就成为国家银行的一项迫切任务。遵照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关于国家银行有“发行纸币的特权”的训令,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之后,立即发行自己的纸币,并把货币的发行统一起来,当时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有一元、五角、三角、二角、一角、五分几种。为了实现货币统一,曾将各地区以前所发行的纸币陆续收回,兑换新币。
由于国民党对苏区的封锁,印制原料稀缺,行长毛泽民带领工人克服了资金、设计、印刷等问题,在国家银行成立5个月后,即1932年7月,印制出第一批苏区纸币。瑞金市委党史办主任说,国家银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逐步回收了各种杂币,使中央苏区的货币实现了统一,稳定了苏区的金融环境。
对于纸币的发行,毛泽东同志那时曾提出一些正确的原则,他指出,“应当尽量发挥苏维埃银行的作用,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在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三日发表的《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他又进一步提出发行纸币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即“国家银行发行纸币基本上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纯财政的需要只能放在次要的地位。”苏维埃银行贯彻了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这就使苏维埃国家银行的钞票发行根本区别于帝国主义银行和国民党反动派所把持的银行,不是将钞票发行当作掠夺、搜刮人民的手段,而完全是为便利民生,有利于根据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苏维埃国家银行是工农群众自己的银行,它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国家银行江西分行”在一九三三年宣布成立时,人民群众象过节一样“庆贺分行的成立”,“敲锣打鼓,吹喇叭,放鞭炮。”
苏维埃国家银行是以支援革命为宗旨的银行,在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的财政金融方针指导下,它在保证革命根据地财政收入,筹措各项军政费用,活跃根据地货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推动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它的成立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奠定了一定基础,它的金融活动为社会主义银行事业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