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旧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以及距叶坪革命旧址群3公里的中石村,本旧址包括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旧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旧址分别是当地的谢氏宗祠和张氏宗祠,都是典型的客家民居祠堂。
1931年底,中央邮政局在这谢氏祠厅中成立了,它的任务是统一领导和管理苏区的邮政工作,同时发行“苏维埃邮政”邮票。当时,只办理几件简单的邮政业务,专门为中央首脑机关服务。
1932年5月1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局址迁至叶坪中石村。就在同一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暂行章程》颁布,对邮政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邮政业务的开展等作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中央邮政工作日趋规范化。
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邮政领导机构,它的任务是统一领导和管理苏区的邮政工作,同时发行了“苏维埃邮政”邮票。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邮政的诞生,是中国人民邮电史上的光辉篇章。
中央苏区先后开办的邮政业务有:普通邮件、挂号邮件、快递邮件、信汇、包裹等,先后发行的邮票有半分、一分、两分、三分、一角等,均由黄亚光设计。
中央苏区的有线电话通讯,最初是利用红军在战争中缴获敌人的电话机,在红军高级领导机关之间架设少量战场电话线路,开展通讯业务。从1932年下半年起,苏区内部逐步建立起军民两用的有线电话业务。在中央邮政总局内建立了中央电话局,架设了从瑞金通往各省苏维埃政府驻地、一些重要县及各中央单位间的电话线路。
1930年3月,以曾山为主席的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在吉安县富田设立了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了苏区第一枚“赤色邮政”邮票,面值有四分、八分、一角等几种,还颁发了赤色邮政简章及工作大纲。到1931年夏,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管辖的县局已扩展到20多个。1930年10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从富田迁至吉安城,改称江西省邮政总局。总局机关后来又迁至永丰县龙冈、于都县平头寨,1932年初迁至兴国县城,相继颁发了《赤色邮政暂行章程》,发行了“江西赤色邮政”邮票。
中央苏区赤色邮政的建立及其发展,不仅为苏区人民邮递信件、包裹、报刊提供了方便,而且在配合红军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中,胜利地完成了党政军的通信任务,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