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风云——中华苏维埃电话总机室
中央苏区电话总机室是在艰苦斗争的条件下,伴随着红军电话的创立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电话的开端。她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更是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灿烂的篇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电话总机室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叶坪老村,原是民房。土木结构,悬山顶建筑,坐东南朝西北,整栋建筑排房5间,右二和右三间为电话总机室旧址,其余房间为群众住房,旧址占地面积53平方米。临时中央政府电话总机室1931年11月在此成立。 它的建立,对中央政府各机关的信息沟通,起了重要作用。
1930年,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全歼张辉赞部,缴获总机3台、电话单机20余部,1931年1月28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宁都小布成立第一支无线电队,并举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培训了12名报务员。同年4月,党中央又从上海派来一批无线电人员到中央苏区红军为中央苏区建立有线电通信和无线电通信奠定了人员和物质的基础。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成立,中央政府各机关都安装了电话,瑞金叶坪、沙洲坝、云石山亲临时中央政府先后的几个驻地都设有30至50门的总机。同时,以瑞金为中心,组成了瑞金到于都、瑞金到长汀、瑞金到会昌的长途有线电话网,加强了中央政府与江西省、福建省、粤赣省等胜地政府的联系。中央至部分省、县以及许多县与县之间都可以通电话。
中央苏区的地方电讯1931年底在瑞金叶坪建立了临时中央政府电话总机室,负责中央机关的电话业务。为适应中央苏区电话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在高薪聘请专业人才的同时,一方面开办了训练班,自已培养人才。学习的课程有政治课、外语、数学、电子、收发报、机务等。生活虽然非常艰苦和紧张,但培训学校俱乐部常组织学员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如下棋、打球、演短剧等。1931年6月,红一方面军总部还在于都羊头寨组建了通信材料厂。1933年4月,迁驻瑞金叶坪下陂屋,并改为通信材料厂,有效地解决了通信装配检修问题,保证了通信的需要。
从事电话工作的红军战士忠于职守,高度负责。“(一)不浪费一些电力,不失一次联络,不打错一个电话号码……(二)不在机上私自谈话,不违犯红色通讯规律,保障通讯的秘密……;(三)不损坏一个机器,一只灯泡,不拆断一个汽缸圈,努力保障机件……;(四)加紧训练学生,培养党的干部,扩大电话组织的通讯……;(五)节省个人消耗,参加经济动员,充实革命战争经费……”。这是当“红色技术人员在经济战线上的冲锋精神”,这也是他们当年对革命事业满腔热情的真实写照,正是他们这种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保障了红军及党政机关的电话通讯,为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和中央苏区的根据地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